直到成年后,他才知道,拳头硬是解决不了事情的,甚至也开始陷入所有武将说不过文将的死循环。
以往上朝,朝中文官讲话都是弯弯绕绕,跟个九转大肠似的,武将们每次都被忽悠地乖乖进了圈套。
也不知怎么回事,吵完架就发现。自己先前的言论就站不住脚了。
在吃了几次亏之后,百思不得其解的向营终于在《鬼谷子》一书中找到了答案。
就如上卷的《捭阖》篇所言:
捭为拨动,阖为闭藏。
想让对方同意这件事,就要先反驳对方,使对方激动后暴露实情,再抓住无礼之处来反驳或者用其有礼之处来赞同。
向营在文中特地点出:
吾等每每都在畅所欲言后,被揪住痛处一通批判,被驳斥的多了,那些个有理的观点,反而显得没有什么分量。
这群酸秀才,真真是狡猾之至,下次吾绝不可再掉进此陷阱。
当然,除此之外,这位向将军也写了自己其他的感悟:
依鬼谷子所言,人的秉性是有差异的,有勇敢之人便有怯懦之人,有贤良便有奸佞,有智慧便有蠢笨。
上位者可依个人秉性来区别对待,不可一杆子打翻,毕竟历史上的枭雄,多是败在细节处。
军中并不见得都是骁勇善战,胆小怯懦之人亦是不少,他虽不能要求每一个士兵都勇猛无敌,却要有识人之能。
想要看清以官方,就要先考察他有没有真本领,顺应对方的喜好来发现其真实想法。
公开自己的真实情况是为了博取对方的信任,将真实情况隐藏起来,却是为了考察对方的诚意。
如此说来,在战场上,或是也可如此?
先放出假消息来降低对方的警惕,而后再趁其不备,来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