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大年三十,也会在这里舍粥吗?”季巧巧好奇的问道。
“是的,大年三十的上午会在这里舍粥,因为很多小乞儿过年的时候也没有饭吃,加上天冷,很容易出事。过年那天通常做的是腊肉八宝粥,每个人还能得到三个杂面馒头。”刘小姐笑着说:“我们渐渐办下去,城中不少善心人也觉得这个粥棚不错,也会时不时捐些银两、米粮给我们。对了,就连高家,也会给我们捐米粮的。这个粥棚能一直维持下去,靠的是所有善心人的帮扶。如果只有我一个人,这里恐怕早就办不下去了。”
季巧巧说:“原来是这样,我真是孤陋寡闻了,居然从不知道这件事呢。”
“贺夫人是城中人吗?”刘小姐问道。
“我是城外冬山庄的人。”季巧巧说:“我们偶尔会来城里一次,所以遇到舍粥的时候也不算多。”
“贺夫人真是有心了。”刘小姐很认真的说道:“我们这里账目清楚,只要是捐献人,都可以随时来查看粥棚的账目,这些账目都是我亲自做的,所以应该不会出错。贺夫人既然是冬山庄人士,直接捐米粮也是很方便的。”
季巧巧说:“我们家去年的米粮存余倒是不多了,我还是直接捐银子吧。这是五十两银票,请你收下。”
刘小姐很高兴,她郑重的接过银票,站起来对着季巧巧行礼,“多谢贺夫人善举,我代这些百姓谢谢您。”
季巧巧说:“我不过是做了一点点小事而已,能帮到他们,我觉得很高兴。倒是刘小姐,又出银子又出力,能把这个粥棚一直维持下去,实在是叫人敬佩极了。”
刘小姐收起银票,又坐了下来,笑着说:“我不过是从小就在家闲不住而已,我比一般人好动些,所以总想找些事情来做。不过,咱们这里夫人也是知道的。我一个没出阁的女子,如果不是做这些善事,真的只做买卖,也会被人指指点点的。我爹娘虽然很开明,但我还是不想让他们被人说闲话。结果,我做了这个粥棚后,发现帮助别人是这么有意义的事情,我就想一直坚持做下去。”
“我也是个买卖人,在城里做了一些买卖。”季巧巧由衷的说道:“我虽然力量不大, 但只要刘小姐的粥棚有需要,都可以跟我说一声,我也会定期给这个粥棚捐银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