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九叔的威望【6000字】

重回1980年去享福 二蛇 3328 字 3个月前

邓昌福也跟着点头,那个给树干涂白所用到的东西,他就知道生石灰,其它两样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相对来说还是用稻草包扎树干这种比较简单。

邓世荣道:“第三个办法特别适合我们这种刚种不久的荔枝树,就是以树干为中心,筑成高30~50公分的面包状土堆,先在树盘内放置一层稻秆或草木灰,然后覆土,做到防冻保湿,它的保护效果是最为明显可靠的。”

邓允强道:“这个办法麻烦了点,不过只要能把荔枝树保护好,再麻烦都值得。”

“最后一个办法,是把那些杂草与草皮泥掺合起来堆于低洼易受霜冻的地方,在霜冻来临的夜晚,温度下降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在迎风处点燃熏烟,最好是多处设点,让烟分布均匀,掌握好点火时间,以日出前烟雾能笼罩整个果园为佳。”

说到这里,邓世荣才总结道:“以上这四种办法,就是我所知道的荔枝树所有的防冻方法了,只要我们把这四个方法全部用上,应该就可以保证我们的荔枝树不会被冻伤冻死了。”

邓允强听得连连点头,感慨道:“九叔,还是你懂得多啊!”

邓昌福问道:“九公,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弄比较好?”

邓世荣有条不紊的说道:“等入冬之后,可以先用第一第二和第三个方法,至于最后一个方法,先提前做好前期准备,等天气冷到一定的程度了,再实行就可以了。”

他早就知道今年会有极端的持续低温天气出现,都想着提醒村民了,他自己自然不会没准备,这几个防冻方法,有些是他前世搞果园的时候就懂的,有些是找农场的相关专家取过经的。

见九叔早有准备,邓允强总算露出了笑容。

接下来,父子俩又跟九叔(九公)商量了一些细节问题,才放放心心的回家。

……

因为有邓世荣、队长以及村里其他长辈的提醒,所以那耶村有超过半数的人选择了相信这句老话,于是全村一起种红薯的步伐就戛然而止了。

只有少部分不相信的人仍然按计划去种,还有半信半疑的人虽然也种,但比原计划要少种了一半以上。

邓世荣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反正种红薯又不需要什么成本,顶多就是出点力,浪费一些时间而已,而对于农村人来说,时间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哪怕是白忙活,也没有什么损失。

倒是家里养有耕牛的,都非常重视起这句谚语。

毕竟“冬天冻死牛”这句话的威力太大了,现在的耕牛几乎是农村人最重要的财产,所以养有耕牛的家庭都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都计划等割禾了就好好的给自家的耕牛搭个能遮风避雨的牛棚。

其中,最重视的便是邓允丰,他准备给大孙子做完满月酒了,就开始给自家的十多头牛搭牛棚,这牛棚一定要搭好,遮风避雨那是必须的,一定要尽能力做到最好,保证自家的十多头牛能够顺利的度过今年这个冬天。

村与村之间是没有秘密的,那耶村这边的变化很快就传到了其他村,在听到那句谚语后,又陆陆续续的有老人站出来证明,让其他村的村民心中也有些打鼓,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这句老话。

一些家里劳力充足的,便照样按原计划来种植红薯,反正这玩意只是割薯苗去种,也就费点力气挑一挑粪水而已,就算全部冻死了也不可惜,万一没有出现谚语中所说的天气,那他们家就要大丰收了。

而一些劳力原本就缺乏的家庭听到这句谚语,又知道那耶村那边很多家庭今年都不种红薯,他们干脆也不种了,免得辛辛苦苦种下来又全部冻死,那真的让人受不了。

红薯这种成本低廉的东西,自然没什么好说的,种不种都无关紧要,但家里有耕牛的家庭,在听到这句谚语后,十有八九都会重视起来,这毕竟是他们家最重要的财产,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闪失。

官永英在得到消息的第二天,就风风火火的回到了娘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娘家父母。

官德威听完大女儿的讲述心中也是一凛,他们家托女儿女婿的福,是双旺境域最早种植桂味荔枝的家庭之一,今年的收成虽然没有女婿家多,但也有上千块钱进账,不仅把投进去的成本赚了回来,还有不少的盈余。

而明年,随着荔枝树的成长,控制结果的数量肯定也会增加,估计收入比今年还要多上不少。

可万万没想到,以前留传下来的一句谚语,会让九叔如此重视。

“阿英,九叔是怎么说的?他把这句老话当真了?”

官永英道:“爸,听九公话里的意思,他也不知道这句老话说得准不准,但用他的话来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提前做好防冻准备是很有必要的,否则要是真出现持续低温天气的话,那咱们的荔枝树很有可能就会被冻伤甚至是冻死,那损失就太大了。”

官德威点头道:“九叔说得有道理,只是这荔枝树怎么防冻啊?”

官永英笑道:“这个爸你可以放心,九公给出了好几个防冻方法呢,我详细跟你说一说。”

接下来,官永英就把丈夫告诉她的荔枝树防冻方法一一告诉了父亲,末了才说道:“我这次过来,是让爸你有个心理准备,到时我跟福哥会过来帮忙的。”

官德威闻言松了口气,笑道:“还是九叔有办法。”

永英妈也一脸轻松的笑道:“要是今年真出现九叔说的那种天气,那九叔就是咱们家的大恩人了!”

官永英接话道:“妈,九公何止是咱们家的大恩人啊,要是这句老话真的应验的话,那不知道给我们村还有附近的村挽回了多少损失呢,要是搁在古代,恐怕大家都要给九公立长生牌了。”

一家人夸赞了一番,官德威才问道:“阿英,听说九叔在县城开了全县最大的饭店,这事是不是真的?”

官永英点头道:“是真的,这是我们村允丰婶回来说的,上个月允丰婶陪她的儿媳妇到县城去生孩子,吃住都在九公家,回来后可把九公家的饭店给夸上天了,说是比双旺国营饭店还要大二三十倍,真是不可思议。”

永英妈感慨道:“不愧是你们村最有本事的九叔,在县城开这么大一家饭店,那得花多少钱啊?”

官德威道:“花得多,赚得也多,光果园今年九叔就赚了六千多块钱,还有他跟邓允贵合伙的缸瓦厂生意也很好,每个月应该也没少赚钱,一年下来随随便便都能赚上万,现在又多了这么大的一家饭店,真不敢想象九叔现在一年会有多少收入。”

官永英笑道:“爸,像九公这么有本事的人,能赚大钱是很正常的事,现在咱们跟着九公的脚步,今年果园也没少赚钱,在村里已经是高收入的家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