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六姊妹 伊北 1789 字 5个月前

“有何贵干呢?”何文氏来句文的。

“陈卫国是我儿子,我是他妈,我来替儿子向何家管事商量点事情。”口气和善。

何文氏端然:“我就是管事的,有什么事进来说。”

进了屋,何文氏给陈老太太倒茶,一叙年庚,相差不多。说着说着,又都谈些过去的事,陈老太太把自己家怎么从寿县到的淮南基本讲了讲,何文氏则说了自己家从扬州江都流转到田家庵的历史。两个人又都爱听京剧,都是梅兰芳的铁杆儿,于是更加心有戚戚,引为同道。

陈老太太这才把卫国的基本情况,包括年庚、经历、工作单位、一个月多少工资都说了一遍。又说:“两个孩子有一定的交往,算是有感情基础的。我生了七个孩子,活下来五个,最上头的老大已经走了,其余三个都成家立业,一个在市委党校,一个在第四小学,一个在田东的机床厂,都有正式工作,我虽然没有工作,但多少有点积蓄,也在做工,孩子们孝顺,也月月给钱,现在就一个卫国没结婚是我的心病,如果家文肯过来,进门就当小家的家,大家我帮她扶着,事事包在我身上,就当女儿待,房子准备好了,先在一起住,等孩子出生,我能照顾照顾,再过二年,卫国单位分房子,他们愿意搬出去单住就单住。再一个,卫国也在粮食局系统,多少算个干部身份,家文也在,如果能凑到一块儿,两个孩子多少能相互帮衬。”

此前说媒,都是介绍人上门,一番吹嘘。这一回,却是亲妈亲自上门,说的都是实的,且态度诚恳。何文氏见陈老太太说话进退也是懂礼的人,年纪不小,头面收拾得却很干净利索,这就存了几分好感。

待陈老太太说完,何文氏问:“可带了照片?”

陈老太太忙笑说差点忘了,头一回做这事,生疏。说着,从右衽褂子里头掏出一张黑白一寸小照。卫国意气风发。

何文氏老花,比远了看,皱着眉头,喃喃:“有点面熟。”一会儿,忽然想起,“哦,你们这个卫国是不是会用酒火治伤?”陈老太太道:“会一点,跟我学的。”

“来过我们家一趟!”

“哦?”

“还治疗我儿媳妇的崴脚。”

“那真有缘分。”

“是个好孩子。”何文氏下定论。

两个人又说一会儿话。天色不早,该告辞了。陈老太太起身,这才从怀里掏出东西来。手帕包着,四方四正。放到桌子上,小心地,四个角打开。陈老太道:“第一次上门,也不知道带什么好,这对玉镯,不成双了。独个是独个。翠是好翠。都是前清的东西了,宫里头流出来的,那时候家里有,我就分到一些,破‘四旧’时我给藏在鞋壳篓里头,躲过去了。你和家文妈妈,一人一只。”这大礼,何文氏忙说:“不能收不能收。”

陈老太道:“老姐不用有压力,亲家做成做不成,看天,朋友做成做不成,看你我。我整天干活也实在戴不上这些,不过是给它找个应当应分的主人罢了。”停一下,又说:“还有一支金钗,日子更久了。色头有点乌我没去洗,但金子是好金子款式也好,古的东西就戴个古味,只是现在的年轻人哪还有打髻的。不像我们这些老古董。这二年我头发少年纪又大,戴这些人家要笑话,所以给家文,就当是个小玩意儿。以后逢着个灾啊难啊的,当了,能顶几天饭钱。老实说,家文那模样,俊俏、伶俐,别说北头,就是放眼整个田家庵,也挑不出几个正儿八经的后生能跟她一登一对的。我本来也不好意思来,但为了儿子免不了厚脸皮了。”话音落,陈老太已经站起来,就要往外走,不给何文氏拒收礼物的机会。何文氏只能跟着起身送客。

(/51382/51382578/4680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