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边的院子,有两间正房,正房旁边有个院门,通往小巷。
左侧还有三间厢房,右侧则是院墙,院墙下架了晾晒衣衫的竹竿,挨近前院的角落,有一口压了青石板的水井。
西厢房被老板放了些杂物,正房两间都很宽敞,每一间都够隔出内外,住上三四人。
李家人越看越满意,这地方足够一家做个小生意,家仁也能偶尔过来落脚了。
老板许是做了决定,也就不计较,指了西厢房里那些杂物,正房里的桌椅,还有灶间的锅碗瓢盆,说道。
“婶子,这些东西,若是置办下来,也要七八两银子,我也不多要,给我五两银子,就都留给你们吧。”
“成,大兄弟想什么时候搬?我们有骡车,给你搭把手。”
李老太答应的也爽快,盘算着什么时候过来打扫,什么时候开业。
毕竟签了契书,这铺子就是自家的了,每一日都是要往里搭租金。
老板更是麻利,“咱们这就签契书,我拿了银子就走,赶上今晚到新都,找个商队结伴回家去了。”
很快,他亲自去请了左邻右舍帮忙作见证,又请了街边一个写书信的秀才来写契书。
年限、租金和兑换物件的五两银子,都写得清清楚楚,老板写了名字,按了手印。
李家这边,李老太则让李老三签了名字,按了手印。
毕竟以后是他们一家在经营,有事时候也是他们出面。
最后,李老太当着众人的面前,付了银子,又拿到了老板和东家签定的原始契书。
这般,就是以后东家眼红生意,跑来闹事也不怕。
为防万一,老太太还是详细问了老板家乡的地址。倒也不远,就在新都西南二百里的一个县郊小镇子。
老板是归乡心切,回去后边拾掇了一个包裹就走了,铺盖都没带。
李老三同左邻右舍说笑道谢,约好以后开业请他们喝酒。
左邻右舍无论是担忧,还是幸灾乐祸,都客客气气应了下来,然后告辞了。
一家五口,各个都是脸上带笑。
“以后就是咱们家的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