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本质还是童工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2813 字 4个月前

第112章 本质还是童工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方重勇听萧炅说自己被授予“果毅都尉”的荣誉头衔,就已经觉得世道荒唐不堪。

然后在听说自己同时还被任命为甘州刺史的时候,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对于大唐官制已经深入研究过的他,愣是搞不懂。为什么文官职务和武官职务居然被同时安放在一个十岁孩子身上!

这是他现在这个年龄段该拥有的东西么?

方重勇从中感受到了来自基哥的深深恶意。

别说是十岁了,就算是八十岁,从未同时拥有这两个头衔的人,也占据了朝廷官员的绝大多数。只有极少数能文能武,并且骁勇善战的官员,才会同时拥有文官与武官职务。

大唐文武不分家,但是文官与武官职务的授予,还是有一些客观规律和不太严格的条令限制。这些条令都是高宗和武周时期颁布的,在开元时期不但没有被废除,还随着科举制度的推广,得到了一定强化。

事实上,现在同时被授予文官与武官职务的官员,多半都是边镇节度使之流的人物。

比如说方重勇老爹方有德,就是御史大夫(但不管具体事务),幽州节度使,也被授予了果毅都尉的荣誉头衔。

所以方重勇的资历,完全不够格,更别说他的年龄硬伤了。

文的一面,方重勇只是在给河西走廊的丘八们写过家信。并无多少排得上号的政绩可言。

听到这话,方重勇瞬间了然。

郭子仪将方重勇送到阿娜耶家的医馆后,便告辞离去。

更何况甘州根本没有仗可以打,说穿了,就是给河西诸军提供优质兵员的。唐军在与吐蕃人对阵的时候,一定会有士卒折损的情况。

但同样的,挺起胸膛说“不”,也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

“嘿嘿,郭某这次是抢了本地赤水军某些人的功劳,那些人看不惯郭某,王军使也只能把郭某调离赤水军,到别处任职了。

“碛口……”

可恶!

而另一种则是单纯的行政长官,不带将军之号,只有一套僚属,当时称为“单车刺史”。

“贤弟啊,某就这么跟你说吧。

也就是说,如果这项任命经过了如此多的手续,那么方重勇拒绝的话,打脸的就不是李隆基一人了。

实际上,这个地方不是山西吕梁黄河岸边的那个碛口,而是在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附近。是两座大山形成的一条山谷口,附近有一条河可以提供水源,是一处很好的屯兵和互市之地。

这人脑子里到底想的什么呢!

好歹,这次要管理六千五百人呢,也不算是贬职。”

“好说好说,郎君未至弱冠,便已经身居高位,未来郭某还得郎君照拂才是呢。”

因为正常情况下,一个名正言顺的诏书需要经过中书省起草,皇帝画敕,门下复核三道手续,缺一不可。其中包括官员的任命。

“恭喜节帅,圣人给节帅加官进爵了。”

还是妒忌他不劳而获身居高位?

因为顺气锁阳茶的合作,他跟方重勇有一分香火情,说这么多话,给这么多暗示,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他似乎什么都没做,却一下子当了甘州的刺史。虽然身边并无亲信僚佐可以痛痛快快的行使权力,但光这名头便已经足够吓人了!

这跟崔乾佑有本质区别。

他们事后,一般也不会立刻就被惩治。但……你聪慧如此,应该是明白事理的吧?”

基哥的执念,那不是他可以拒绝的。

武的一面,方重勇只是参与了白亭堡的防御战,全程摸鱼。离他最近的突厥人,都在几里地以外的湖水里。

“朝廷军机,这个某就不知道了。”

“谢圣人恩典!”

郭子仪跟王忠嗣有私人关系,两人不仅祖籍一样,而且还是同乡。凭借之前断突厥人后路的战功,郭子仪应该升官,并且有权管理更多军队。

有功不赏也就罢了,还被明升暗降。郭子仪如此淡定已经是涵养惊人了。

郭子仪继续强调道。

大唐时代的碛口,因为种种原因,消失在了方重勇前世的历史记录上。

方重勇身上荒谬到可笑的官职,其背后的森严含义,令人不敢轻视。

方重勇刚刚走出河西节度府,一出门便碰到了似乎等候已久的郭子仪。

就这样被朝廷授予了果毅都尉,并任命为甘州刺史……果然,现在的世道,有个厉害的爹就可以为所欲为么?

方重勇有点怀疑人生。

……

他是王忠嗣从河东节度使那边借调过来的人,战事结束后,还要回归原部队。当然了,如果在河西这边升官发财了,那自然便是在这里落户。

方重勇一脸古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