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笑道:“我看你没有不习惯的。”
大家都笑起来。这小孩从小外向,遇山开路遇河架桥,有的是主意,不用担心她会吃亏。
他们之所以跟过来,是做长辈的心情。哪怕孩子再厉害,那也是个小孩子。
周岱山说道:“就听安安的。这些年,我们都听她的了。正好,两万多块我们能凑得出来。再多点也没问题。”
周敏学说:“行,那我托人帮忙打听打听。我认识一个人,在房管局工作,让他帮忙留心一下。北边的房子也先租下来,等买了房子再搬。”
老爷子问他:“刚才说给你哥找个事做,你说你有点想法,你有什么想法?”
“我们单位现在有很多建设项目,我想着,我哥不是会盖房子吗,能不能拉支队伍,先承包一些小项目,然后慢慢做大。我在这块还能说上点话,肯定不会让我哥没事干的,有活干就能赚钱。而且以后京城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快,盖房修路的事越来越多,最起码二三十年没什么问题。哥,你说呢?”
宁安跟小桔子说:“他这是自己干不了包工头了,换我爹来了。”
小桔子说:“他当时因为没有门路,只是个小包工头,这辈子,徐佑军可以发展成一个房地产老板。”
宁安点头:“对。后面还可以从房地产向其他产业进军。”
想到这儿,她跟周敏学说:“我觉得可以。我爸还需要边干边学习。”
徐佑军问:“学啥?”
宁安:“学盖房,学管人,学管钱,你要学的东西多了。”
周敏学哈哈笑,说道:“对对对,我给我哥买几本书,让他好好学学。”
徐佑军:“……”
老爷子也说道:“这儿是京城,不是咱们那小地方,你多看点书没错。”
徐佑军:“……行。”
在招待所休息了大半天,第二天一早,周敏学请了假,带着徐佑军先落实了租房的事情,签了一份不太正规的租房协议。
老爷子也跟着去了,和房东见了面,据他回来讲,在他看来,是个老实本分的人。
小桔子也跟宁安介绍了,房东一家祖孙三代,分了三套房。出租的这套房应该是给老人住的,但是老人年纪大,做儿子的不放心,让老父母和他们一起住,这套房就空了下来。房东心态也很佛,要价不高,给点就行,既能抵消他们每个月给房管局的房租,也能给他们家老爷子老太太买斤茶叶,房子有人住,还能多点人气,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而且这房子,基本的生活用品全都有了,不怎么需要布置。
搞定了最紧要的这件事,大家就有心情在京城随便走走看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