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203 劝说

“后蒙上苍庇佑大汉,我军在夷陵反败为胜,先帝无比自责,叹息痛恨只余只叹先生不在身旁,若是先生在此,必能劝服陛下。”

冯习这几句倒是和刘备的信件相印证了,让徐庶的心情愈发沉重了。

“故先生所率之二并不存在。如今我大汉不过连接荆、益两州之地,而曹魏坐镇八州,从人力、物资方面就有极大差距,岂是诸葛丞相一人可以弥补?且丞相分身乏术,如今先帝故去,川中必生动乱,一年半载内丞相必定无法抽身,何来‘安天下’的时间?”

“而先生所率之一,习窃以为先生多虑。昔日君侯被曹贼围困下邳,为保两位夫人而屈身降曹,定下三条约定。曹贼以为高官厚禄、酒肉金银就能打动君侯,君侯却不为所动。

后听闻先帝消息,君侯封金挂印,护送二位夫人不远千里去投,如今何人胆敢嘲笑君侯乃是贪生怕死、反复无常之人?世人皆赞叹君侯高义,不负桃园之约矣!

先生与昔日君侯何其相似?先生难道是自愿归降曹贼否?难道不是曹贼掳人家人,用以为逼?此乃曹操行事让人不齿,与先生何干?先生为尽孝道,追随高堂前来许昌,为令堂送终,已是尽孝,无人可说先生半点不是。如今曹魏对先生于私有威逼之举,于公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胆敢僭越称帝,天下无不摩拳擦掌,恨不能诛曹贼九族而后快。

此时此刻,先生弃曹归汉,当顺应民心、自己内心,乃至……令堂之愿。曹贼负先生于前,先生即使离去,对曹魏也无任何亏欠,无需自责。”

这一点是冯习想了很久的,冯习觉得徐庶被曹操搞得有些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了。明明是曹操用下作的手段把徐庶诓骗而来,结果给徐庶搞得有心理负担了,觉得自己走了对不起曹操,哪有这种道理的?

“先生归汉,一乃是弃暗投明,二乃是顺应天下民心,三乃是不负先生高堂希冀。若先生自觉曹魏待先生不薄,甘愿为曹魏官员,弃大汉而为魏人,则当我只是白费口舌。”

徐庶看到这儿不由得也有些生气,这冯习居然拿自己当那贪恋荣华富贵之人,自己若是这般人,当年还投刘备干嘛?直接去曹操那儿溜须拍马不是强过跟着刘备担惊受怕强?

“习只愿留一句话给先生。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错过了就不会再来。先生愿意一辈子抱憾终生,还是及时醒悟,全仰赖于先生自己。接受他人摆布,然后不战而降乃是懦夫所为,大丈夫当坚毅,虽九死难易其志。

若先生日后回心转意,可来江陵。川中有丞相、三将军坐镇,可保无虞。而荆州四战之地,需北据曹魏,东灭孙吴,急需如先生这般大才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