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朝廷胡作非为,派一文官出任如此要职,并把小种相公贬去黔州,要收复太原非杨将军莫属。
李彦仙离开之后,林冲建议杨长处罚他越级之罪。
毕竟刺儿头如果不打压,其他人就会见样学样,影响之后军队管理。
杨长自己就是‘刺儿头’,或许是惺惺相惜的缘故,没同意对李彦仙进行处罚,只让武松提醒门岗严格通传。
此事之后,杨长一边等待战马、兵甲等物资,一边积极为出兵太原做准备,隔两日就到火炮军巡视,这是取胜的重要倚仗。
然而几天时间过去,这件事就像没有发生过,李纲居然没有任何回音。
他什么意思?‘彩礼’要太高,直接‘拉黑’了?
杨长不喜欢猜测,遂遣燕青到怀州打探。
怀州北临泽州、南靠黄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距离威胜只有三日路程。
燕青接下命令昼夜不停,于八月中旬返回威胜复命。
“你说什么?他在造车?”
“对,造战车,每一辆乘二十五人,弓弩、刀枪、盾牌等”
“用战车阵对付骑兵,这种战法颇为复古,闻先生,你怎么看?”
“唉”闻焕章叹了口气,评价道:“战车对付骑兵,有可能起些作用,但却没有经过实践,他想得过于简单。”
杨长颔首附和:“这战车必然笨重,运往太原战场又不方便,如果不花时间训练,作用也未必能有多好,吃了没经验的亏啊”
“李宣抚要造千余辆,不知要花多少人力物力。”
“现在宋军各部都缺马,李纲这是病急乱投医。”
“将军。”闻焕章叫住杨长,正色道:“既知病急乱投医,咱们应该提醒阻止。”
杨长凝眉摇头,呢喃道:“我不方便开口,或许已经来不及,闻先生当过御史,你写封信劝一劝?”
“那好吧。”
闻焕章做御史期间,听过说过李纲的执拗个性,他本着知天命尽人事的想法,以个人名义写信劝谏。
然而,他的劝谏为时已晚,李纲在怀州‘闭门造车’一事,早就被朝中的政敌们获悉,很快就添油加醋传到钦宗耳中。
钦宗需要尽快打开局面,而不是慢慢造车以及训练,遂怒而下诏解散了李纲的军队,瞬间让他成了光杆司令。
皇帝做出冲动的决定,既浪费了朝廷的钱粮物资,也白费了李纲的积极尝试。
这支军队只有万余人,是李纲出任宣抚使之后,临时在东京周边招募的流民,本来就没有什么战斗力。
钦宗从没想过能靠李纲,他倚重的事那两个副手,以及拥有自己兵马的将军,所以在解散李纲军队的同时,皇帝赵桓直接越过宣抚司,亲自指挥各地军队展开进攻。
八月下旬,杨长也接到圣旨。
钦宗要求威胜驻军,于月底北出太谷水峡谷,策应东西两路大军。
这次的作战思路,还是之前熟悉的配方,只是增加了进攻兵力,有种孤注一掷的感觉。
东路刘韐(ge)出真定、经平定、攻寿阳,王渊经辽州、攻榆次;西路解潜、折彦质、张灏、折可求等出西北、经平北、攻汾州。
威胜地理位置属于中路,李纲本该与杨长一起出兵,但李纲现在没一兵一卒,只空有宣抚使名号。
钦宗选定的这几路,总兵力已经超过二十万,无论士兵数量还是战斗力,都比姚古、种师中那次要略胜,但各部兵马驻地分散,无法有效集结与统一指挥。
武松看到杨长接领圣旨,并笑呵呵送走传诏使者,便上前小声问道:“三郎真准备出兵?”
“炮弹远远不够,我凭什么出兵?”
“可你接了旨”
“那又怎样?”
杨长把圣旨丢出,随后抬脚踏在上面,轻蔑一笑:“接了旨,可以抗旨。”
“要反了?”
“朝廷问罪即反,不过应该不会问罪,因为那几路大军,必败!”
“为什么?他们不都是名将?而且兵马好像更多。”
武松一脸不解看过来,杨长迎着他眼神把头轻摇,说了句不属于这时代的话。
“葫芦娃救爷爷而已”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