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章七二 孔谦东南飞扑火

自觉自己已再难建立一个新的孔家,孔谦反复思虑,终是选择舍弃「圣德教化经」,力保自身不留隐患在身。

<div class="contentadv"> 他寻了处落脚地暂歇,准备抓紧时间,施展「李代桃僵」之术。

只是孔家曾与衍天教交恶,大战过一场。又在大战之后,遭鲁家发难。鲁家夺走郡守之位不说,还欲对孔家斩草除根。

唯有一点问题,在于「圣德教化经」从民众身上采集信力,会强制转为虔信之力。

只要南奕不生杀心,东凌天自然不会坚持打杀。

为了不让南奕后续顺着因果缘法,继续纠缠不休的情况发生,孔谦毅然决定先死为敬,趁早消除隐患。

孔谦如今偶尔用来加持自身术法,不能说是没用,却也着实属于大材小用,且意义不大。

结果,林渎殿后将死,竟丝毫不顾同伙情谊,对他用上了「魂归来兮」。

但骂上两句,知事已至此再骂也是无益,孔谦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飞速转动思绪,妄图死里求活。

只是东凌天的本领远超想象,除留在城中未动的「红尘万象塔」外,竟还另有十二根道器金钗,可以用来布下法阵痛下杀手,方才出乎孔谦预料。

至于简单的法子,则是真的简单,只要他死上一遍便好。

犹如孔谦适才,原本已经遁逃远离了东凌天与南奕。只要再给他一盏茶时间,即可令「圣德教化经」替死,了结因果。

只要推行教化,即可自所牧民众身上采集虔诚信力,存储于书中。这些信力,既能辅以器主修行,也能用来加持器主言灵术法之威能。

两人原本,乃是无冤无仇的陌路人。

再者,东凌天十二金钗销魂阵,彼时必然会锁定住一人,不叫其遁逃。

若无提前备好的复活或替命手段,因突然遭袭而丧命,大抵会是真的身陨道消,死得不能再死。

牵黑线者,也不一定会立马杀死对方。

不死不休之因果缘法,不等于必死无疑。

孔家当时的家主名唤孔融,动用特殊手段送走孔谦,并将孔家部分传承匆忙交给孔谦。

大丈夫能屈能伸,只要能保全性命,就算给南奕卖命效力,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然后缘法使然下,命线两方总会相遇。

纵使他靠着自身意志与武力来推行圣德教化,也始终不可能比得上当年孔家放牧一郡民众之气象。

但花钱买命,很难说服南奕。

林渎若死,其他人不仅不会想着找南奕或东凌天报仇,反而还可能会考虑离开京城暂避锋芒。

主要是一些孔家原本用来补全坐忘仙门术法法种,即辅以修行参悟的散修功法——在孔家失势之后,孔谦入不了仙门修行,便只能将这些功法拿来主修。

但要提前做好准备,死上一遍、抵去一命,却也不算啥大不了的事。

所以,关键在于如何说服南奕不杀他。

身为散修,孔谦虽靠着加入画诡阁小有机缘,得以早早修至蜕凡圆满,胜过不少同龄修士,却终究算不得底蕴深厚,没能提前备有死后复活之手段。

对孔家自身,虔信之力杂质更低,转化率更高,自然是好事。

虽然可以靠着经营民众日常所需之产业,或别的手段汇聚信力灵性,却始终要少上一块名望影响力原本能带来的灵性汇聚。

而在此世修行界,所谓「性命」,亦是可以拿来进行计算数量的事物之一。

有一说一,他并不觉得自己弃林渎而去的行为有什么问题。

好在,孔谦一直不曾小觑南奕,即便看起来只是埋伏郭来,也特意请来林渎助阵,有了全身而退的把握,方才出手。

孔谦面色悲愤。

理论上,因果缘法交感命数,只是会让人无处可躲,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和另外一方牵有一根线。

或许,得替南奕卖命,才能让南奕留自己一命?

孔谦目光闪烁。

以及孔家最重要的一件道器,名唤「圣德教化经」,乃是一件书籍样式的道器,受孔家世代祭炼。

他寻了处落脚地暂歇,想抓紧时间,趁早了结他与南奕之间不死不休之因果,绝除隐患,避免因果纠缠下,迟则生变。

抗拒「魂归来兮」,是为必死。所以孔谦虽然稍微压了压遁术速度,却一步都不敢停,一直在往东南飞。

只是没想到,或许当真是缘法使然,林渎竟对他使出了「魂归来兮」。

这赫然是逼着他一起去死啊!

赫然是为他殿后的林渎,竟使「魂归来兮」勾住了他魂魄真灵,并钉死在孔谦好不容易才遁逃远去的适才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