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亲自开口,规劝蒙毅,希望他能够改正自己的问题。
在秦二世的众多朝臣之中,几乎没有人有这样大的殊荣。
这样的事情落在蒙毅身上,蒙毅很清楚意义有多重要。
若非皇帝把自己当做自己人,又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蒙毅深受感动,出门前,对着自己的妻子眼眶湿润地说,“我这次前去,一定要改了过去那嚣张自傲的毛病,按照陛下说的话去做。”
“恩。”蒙毅的夫人笑盈盈地答应着。
蒙毅看着自己美丽可爱的夫人,再次信心满满的举高臂膀说,“看着吧,等我这次回来,一定能让陛下满意。到时候我会让陛下以我为骄傲。”
“恩。”
蒙毅傻傻地笑着问,“良人怎么不管我说什么,你都只是说恩啊。”
蒙夫人只是微微笑着,“等夫君回来,到时候就明白我为什么这样了。”
蒙毅望着自己的妻子,又将其抱住亲了一下,“我是真的舍不得你啊。”
蒙毅被妻子哄着,终于慢吞吞地走了。
这次出外差,蒙毅说不定一年才能回来。
蒙夫人已经做好了负担整个家庭重担的责任,她站在门口,一直望着丈夫骑马远走。
她和蒙毅生了一堆小孩子,这些孩子们都躲在门口后,看着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两个人含情脉脉地互相对视。
等到蒙毅走远了,孩子们围上去抱住蒙夫人,四面八方环绕着她。
“阿母,为什么你刚才只点头说恩啊。”
蒙夫人望着夫君远走的背影,非但不悲伤,反而微笑着说,“因为我知道你们的父亲只是嘴上说说罢了,去了之后,不会有半点改变的。”
“啊?为什么啊?”最年长的孩子恭敬地站在一侧。“皇帝陛下都亲自发话了,难道说父亲也不听从。”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的夫君如果是个轻易就会改变自己的人,我也不会嫁给她了。”
少夫人说着,下巴微微上扬。
也是全然不把皇帝小儿的话当回事。
蒙氏一家人,从老到少,从男到女,没有一个是媚上的货色。
蒙毅骑着骏马,一路上飞沙走石赶往成都。
到了成都邑,果然门口候着一大帮人。
上至县丞,下至小吏,再到小老百姓都来城门口迎接了。
蒙毅看到城门口的人一个个衣著得体,吃的油光满面,而他们身边放了大大小小上百个礼盒。
蒙毅,他最厌恶的就是这种做法。
因为他知道,这些礼品都是他们从百姓身上搜刮而来的。
蒙毅当即脸色一黑,骑着马大摇大摆走了进去。
对于礼品,那自然是没有收下。
之后办事,他也是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如果有谁提出的意见对民众不利。
蒙毅就会把为吏之道对着那人复述一遍,直到那人害怕为止。
这样做官,蒙毅非常兴奋。
他沉浸在法、理的世界里,对于公事上每一件事,都用最缜密的逻辑去分析。
他喜欢把一件事条分缕析,对于树叶,他也能够做到把所有的脉络纹路和叶片分开,理的清清楚楚的。
蒙毅在成都做事,筹备经济都城。
从没有一个地方的经济,像是如今的成都这样死气沉沉,这都是因为负责管理成都经济的人过于刻板,严重的时候,坊市上前来交易的人,在一帮秦兵的目光注视下,都不敢大声说话。
蒙毅是来建设五都经济的没错,但是他首创了什么计划经济。
把成都的经济搞得一滩死水,把物价固定在一个标准,长达好几个月没有变动。
天下的商家听说帝国要建经济大都,本来是欢天喜地的,结果到来之后,却遇到这样的情况。
谁也想不通,皇帝为什么要派遣这样一个人过来。
这不是来捣乱的吗。
那一年,成都就变了味道。
商贩市侩的气息被暂时性地压制了,成都这里变得像是国都那样严肃沉默。
但是,这个阶段却是底层的老百姓们过的最愉快的一段日子。
因为他们根本不用担心明天,市场的价格不变,他们不用担心今天这肉是买贵了,他们不需要操心这些小事。
以往市场上的肉价,那都是高低起伏不定的。
今天是五钱,明天是七钱,再过几天,又变成了四钱。
底层百姓们,为啥多数都是老弱病残。孩子夭折的快,父母离异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