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也太远了,还不如说说这贺卡,真好看啊。
“这是……油?”孔明看其模样猜测了一下。
对此孔明倒是不担心,毕竟科举初见成效,等灭曹贼之后再兴科举,这邓艾只要有才则必能脱颖而出。
单凭这点,这张贺卡绝对算得上UP主收到的年度最佳礼物!
之所以如此评价绝对不是因为这一面错银一面鎏金的工艺,天地可鉴!
另外这署名实在是太复杂了,都有鲁肃了,怎么不见我最爱滴十万哥?】
简单议定之后,几人也重新抬头看着光幕,眼看着后辈用绸布小心衬垫着,但仍旧爱不释手的样子,张飞乐呵呵道:
庞统作为荆州本地人,对本地和中原氏并不陌生,据他所知汝南新蔡并无邓氏。
也是那时,军师说要仿后世作一贺卡,使众人联名共祝,那贺卡上的落款除了远在荆益的几人,皆为亲手所书。
光幕上那后辈翻来覆去又看了几遍之后,方才依依不舍将其郑重装盒收了起来。
前面忘了,中间忘了,结尾也忘了,总之,两开花。〗
庞统顿时侧目:“翼德竟知矣?”
汉长安将军府中,鲁肃一时间不知道该作何种表情。
味道醇厚,色泽剔透,跟现在市面上卖的感觉差别也不是很大。
要说唯一值得注意的大概就是瓶身上凸起的标字:贞观五年左藏署。
唐朝的左右藏署和两京诸市署属太府寺,掌长安和洛阳的市场贸易,调节物价掌管国库,这些都是太府寺的职责。
因此有这个标志的也算是皇家御用之物了,只不过这个透明玻璃瓶怎么看都不像唐风的,反倒是像两元店风格的。】
〖两元店笑死,什么大实话。
话说我记得上次大佬送了麦子和盐,这次送油,下次送个米面那基本就齐活了,让文盲直接享受编制内过节待遇。
话说为啥是芝麻油,唐朝用油的话不应该是……算了我也不知道。
这个反而还挺正常的,汉唐宋三朝最常见用的油就是芝麻油,宋代的记载当中说“油通四方可食与燃者,惟胡麻为上”说的就是芝麻油,这个作物汉朝经西域传入中国,所以也叫胡麻。
我记得之前说到大豆的时候说过大豆是本土作物吧,为啥没用来榨大豆油?
古代工艺不行主要是,清朝百姓也有记载,同样都是二石原料,菜籽能出油八十斤,大豆拼了命也只能榨二十二斤,差太多了。而且没有现代工艺的情况下,大豆油质量很差,宋朝人抱怨大豆油异味太重只配煎豆腐,元朝人说大豆油味道不好不说,吃多了还会中毒,跟二石出油百二十斤的芝麻根本没法比。
<div class="contentadv"> 除此之外更大原因还是丈育UP已经说了很多次的气候,芝麻在哪儿都能活,所以北方占据主力时自然欢迎芝麻,南宋开始南方开发完善,与芝麻一同传入中国但能秋种夏收两年三熟乃至四熟的油菜就成功取代了芝麻,成了古代主要油料。
既然聊到这个,我还能再补充一下,明清时候一个是工艺变化让大豆走俏,另一个是因为花生传入,这东西也是容易榨油而且种植简单产量大,芝麻彻底不再作为油料作物。
花生原产地是哪儿来着?
美洲,天赐之地美洲也,经常穿越的朋友都知道,掌握了美洲的红薯土豆玉米,那么就掌握了消灭饥饿的钥匙。
经常穿越可还行,不过就算有培育这个门槛,美洲也依然算特么绝对的好地方。〗
甘露殿中鸦雀无声,众人皆看着李世民站在地图前在努力回想诸地的后世之名。
“澳、亚、欧……”
李世民喃喃自语,手指也在地图上摩挲着由西至东。
“非洲……竟皆不如美洲也?”
他犹记得,此前在知晓玉米后,他与文武群臣便有猜测这美洲应该与华夏所在隔地球而居。
若欲去彼处,或需经辽东以东,或需以远超此时之巨船横渡东海。
甚至闲暇时候李世民还胡思乱想过,始皇想要造访的仙州,方士们所说的洞天福地蓬莱仙岛,莫非就是这美洲?
只是可惜有诏百骑司打探美洲的消息,至今除了有几个装神弄鬼欲诈钱的僧道外,再无其他消息。
反倒是那《几何原本》,已经有胡商在尝试与鹰犬接触想要谈个合适的价格,好返西方打探。
虽然即便顺利可能也要花上两年时间,但李世民表示这完全不算事儿,等得起。
暂且将这个想法按下去,李世民从思绪中醒过来扭头瞧着杜如晦笑道:
“依克明所说,果真有得也。”
此次赠送胡麻油也是杜如晦的主意。
这位大唐宰相在试过铁锅之后便难以忘怀,随后直接注意到的便是炒菜需要用油的问题。
故而昨日从国库中取了胡麻油,今日赠送果真有收获。
杜如晦拱拱手也忍不住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