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船中五尸

凤仪攻略 四月的尾巴 11641 字 3个月前

一边回都察院的路上,扬风一边跟林凤仪简报:“出京城南郊,即桥县,京与桥县以跃龙溪相隔。昨夜溪畔洗衣妇发现船舶残骸搁浅于岸,内有五尸,当即报官;今晨县府衙役清查身份时,发现一人身上有公文书,呈报桥县县令李泉,李泉辨得系兵部官印,遂派员通报兵部。”

林凤仪说:“兵部事情怎么那么多?之前死了个田易,整个兵部大换血;前几天大胡子还说,不知道苏仲麒能撑多久。”

扬风转头问:“大胡子?向平西?”

林凤仪说:“对啦。总之,如果认出来是兵部的人,就是我们的案子;如果不是兵部的人,就没我们的事了,李县令自己解决?”

扬风点头,但忧心忡忡地说:“若苏尚书真失踪,则大事矣。”

两人踏进都察院,武方在。

林凤仪还没问,武方就先说:“凤姐向欲保持现场;在下恐此案竟归我司,请青龙御史先行矣。即便属平民案件,保持现场亦有助于李泉查案。”

林凤仪点头说:“那我们可以先坐着等跃龙溪的消息了?”

武方皱着眉头说:“不然。尚书府之消息将先至;若苏尚书在,则兵部须向尚书禀报疑似兵部同僚身亡之事;若苏尚书不在……”

话还没讲完,兵部员外郎边灿已经进来了,说:“苏夫人表示,尚书自前日打早出门即未归;前日尚书曾到府署事,傍晚离部,看来即未回家而他去矣。”

都察院内的空气突然变得很凝重,大家都有不祥的预感。

此时阿芊来了,说:“御史小姐,诸位大人,王爷已接获兵部报告;即使尸首为百姓,苏尚书失踪亦须查察,王爷请诸位御史同赴兵部;王爷已先行矣。”

三名御史立刻前往兵部。

兵部的气氛很诡异,大家都在猜尸首是不是苏仲麒;两刻钟之后,员外郎萧子桐回来了,脸色发黑,几乎不用说,大家看那张脸就知道认出苏尚书了。

王爷低着头微微摇着,眉头皱得很深,感到很痛心,又在想怎么又来个大麻烦的事。

兵部五品以上官员都集合了,还有很多基层人员也在。

王爷叫侍郎简玉庆先入宫禀报皇上,然后叫了一声:“凤姐。”

林凤仪说:“先大概了解一下状况吧。萧员外郎请说明跃龙溪现场。”

萧子桐说:“昨傍晚,洗衣妇曾氏发现船只残骸,内有尸首四具。今天将明时,于下游一里处,又发现一人伏于岸边,尚有气息,疑即为该船船夫,昏迷未醒,李县令已传令带沿岸船家来指认。其余四人,已指认一人为在京之茶商陈仲,一人为桥县农家之女唐氏,一人身份未明,最后一人,即苏尚书。”

林凤仪说:“所以只有四具尸首,加上一个活着的人,但还没确定是不是同一艘船的?”

萧子桐点头说:“今早李县令一辨识出兵部官印,同时又有人来报发现第五人,匆忙之间,遂误传为五具尸首。”

林凤仪问:“现场有什么判断吗?”

萧子桐说:“似为船只破损进水沉没,致众人溺毙;船夫谙水性,故尚存活,然亦力竭而昏迷。李县令认定为意外,然毕竟有官员在内,为求谨慎,报京请求协助。当然,李县令已请大夫尽力救治船夫,待彼醒转,则可知究竟发生何事。”

林凤仪问:“苏尚书前天离开兵部就没有回家,昨天也没来上班。你们有人知道他在忙什么吗?”

众人摇头。

简玉庆已经入宫了,由郎中雷起代表发言,雷起说:“苏尚书署理之公务,多由我等先行处理后,呈上请尚书批示,最近无特别需尚书亲自忙碌之公务。尚书如公务需公出,部内亦会有记录,然昨日尚书未到府,下官等检视记录,亦无相关记载。”

林凤仪问:“这尚书突然没来上班,家里也没派人通知是生病或临时有事,你们也没有派人去家里问一下?”

雷起一脸无辜的样子,说:“若尚书另有要公亲办,属下亦不便相询。”那个样子就像是在说:长官爱来不来,我们底下的人怎么敢管他的出勤是否正常。

林凤仪用鼻孔吐了大气,问:“苏尚书有配车吧?”

雷起说:“苏尚书向步行到部,需公出远行时方乘车前往;每有出车,亦回部后方步行回府。前日离部时,苏尚书并未指示出车,步行离去。”

林凤仪点头,大概归纳了状况后说:“两个问题。”

王爷、两位御史,以及兵部诸人,都看着林凤仪,等她说话。

林凤仪在脑子里重新检查一遍逻辑,觉得没有疏漏,就说:“如果是意外,那就要了解一下苏尚书失踪的情况,看是不是和公务有关。从苏尚书离开兵部,到曾氏发现船只残骸,大约有一天多的时间。如果尚书不是处理公务,那原则上就单纯是个不幸的意外。”

众人点头。尚书死掉这等大事临头,众人只知道事情严重,但还理不清到底要做什么事。

除了兵部的业务要继续进行以外,假如苏尚书只是一时兴起去游山玩水,碰巧遇上船难,也就是个单纯的不幸了。

但是,以林凤仪的嗅觉来说,或者以林凤仪看过的小说而言,事情绝对不单纯。

林凤仪说:“第二个问题。如果不是个意外……”

大家都知道林凤仪要说什么,如果有人要杀尚书,事情就很严重了;显然有人想到田易的命案,因为几个人已下意识地转头看向田易当初遇害的地点,也就是员外郎的办公室。

不过,事情也许没那么严重,林凤仪说:“就说,如果是个谋杀案件好了。要嘛,这是个疯子、丧心病狂,一下子杀了四、五个人;或者,这四、五个人共同和某个人有仇,某个人或某群人就把他们集中到一起杀了;或者,杀人者只是要杀害其中某一个人,但因为遭到抵抗或为了灭口,就把其他人都杀了。”

大家点点头,想着确实有这几种可能性。

林凤仪接着说:“也许要杀的是船夫,或那位姑娘,或那个商人,或那个还不知道是谁的人;苏尚书碰巧在船上。”

大家听林凤仪这段话,都知道还剩下一个“也许”。

林凤仪很明显地转头看向田易遇害的地方,说:“也许,要杀的就是苏尚书,那么,兵部就要小心了。”

萧子桐说:“似为船只破损进水沉没,致众人溺毙;船夫谙水性,故尚存活,然亦力竭而昏迷。李县令认定为意外,然毕竟有官员在内,为求谨慎,报京请求协助。当然,李县令已请大夫尽力救治船夫,待彼醒转,则可知究竟发生何事。”

林凤仪问:“苏尚书前天离开兵部就没有回家,昨天也没来上班。你们有人知道他在忙什么吗?”

众人摇头。

简玉庆已经入宫了,由郎中雷起代表发言,雷起说:“苏尚书署理之公务,多由我等先行处理后,呈上请尚书批示,最近无特别需尚书亲自忙碌之公务。尚书如公务需公出,部内亦会有记录,然昨日尚书未到府,下官等检视记录,亦无相关记载。”

林凤仪问:“这尚书突然没来上班,家里也没派人通知是生病或临时有事,你们也没有派人去家里问一下?”

雷起一脸无辜的样子,说:“若尚书另有要公亲办,属下亦不便相询。”那个样子就像是在说:长官爱来不来,我们底下的人怎么敢管他的出勤是否正常。

林凤仪用鼻孔吐了大气,问:“苏尚书有配车吧?”

雷起说:“苏尚书向步行到部,需公出远行时方乘车前往;每有出车,亦回部后方步行回府。前日离部时,苏尚书并未指示出车,步行离去。”

林凤仪点头,大概归纳了状况后说:“两个问题。”

王爷、两位御史,以及兵部诸人,都看着林凤仪,等她说话。

林凤仪在脑子里重新检查一遍逻辑,觉得没有疏漏,就说:“如果是意外,那就要了解一下苏尚书失踪的情况,看是不是和公务有关。从苏尚书离开兵部,到曾氏发现船只残骸,大约有一天多的时间。如果尚书不是处理公务,那原则上就单纯是个不幸的意外。”

众人点头。尚书死掉这等大事临头,众人只知道事情严重,但还理不清到底要做什么事。

除了兵部的业务要继续进行以外,假如苏尚书只是一时兴起去游山玩水,碰巧遇上船难,也就是个单纯的不幸了。

但是,以林凤仪的嗅觉来说,或者以林凤仪看过的小说而言,事情绝对不单纯。

林凤仪说:“第二个问题。如果不是个意外……”

大家都知道林凤仪要说什么,如果有人要杀尚书,事情就很严重了;显然有人想到田易的命案,因为几个人已下意识地转头看向田易当初遇害的地点,也就是员外郎的办公室。

不过,事情也许没那么严重,林凤仪说:“就说,如果是个谋杀案件好了。要嘛,这是个疯子、丧心病狂,一下子杀了四、五个人;或者,这四、五个人共同和某个人有仇,某个人或某群人就把他们集中到一起杀了;或者,杀人者只是要杀害其中某一个人,但因为遭到抵抗或为了灭口,就把其他人都杀了。”

大家点点头,想着确实有这几种可能性。

林凤仪接着说:“也许要杀的是船夫,或那位姑娘,或那个商人,或那个还不知道是谁的人;苏尚书碰巧在船上。”

大家听林凤仪这段话,都知道还剩下一个“也许”。

林凤仪很明显地转头看向田易遇害的地方,说:“也许,要杀的就是苏尚书,那么,兵部就要小心了。”

萧子桐说:“似为船只破损进水沉没,致众人溺毙;船夫谙水性,故尚存活,然亦力竭而昏迷。李县令认定为意外,然毕竟有官员在内,为求谨慎,报京请求协助。当然,李县令已请大夫尽力救治船夫,待彼醒转,则可知究竟发生何事。”

林凤仪问:“苏尚书前天离开兵部就没有回家,昨天也没来上班。你们有人知道他在忙什么吗?”

众人摇头。

简玉庆已经入宫了,由郎中雷起代表发言,雷起说:“苏尚书署理之公务,多由我等先行处理后,呈上请尚书批示,最近无特别需尚书亲自忙碌之公务。尚书如公务需公出,部内亦会有记录,然昨日尚书未到府,下官等检视记录,亦无相关记载。”

林凤仪问:“这尚书突然没来上班,家里也没派人通知是生病或临时有事,你们也没有派人去家里问一下?”

雷起一脸无辜的样子,说:“若尚书另有要公亲办,属下亦不便相询。”那个样子就像是在说:长官爱来不来,我们底下的人怎么敢管他的出勤是否正常。

林凤仪用鼻孔吐了大气,问:“苏尚书有配车吧?”

雷起说:“苏尚书向步行到部,需公出远行时方乘车前往;每有出车,亦回部后方步行回府。前日离部时,苏尚书并未指示出车,步行离去。”

林凤仪点头,大概归纳了状况后说:“两个问题。”

王爷、两位御史,以及兵部诸人,都看着林凤仪,等她说话。

林凤仪在脑子里重新检查一遍逻辑,觉得没有疏漏,就说:“如果是意外,那就要了解一下苏尚书失踪的情况,看是不是和公务有关。从苏尚书离开兵部,到曾氏发现船只残骸,大约有一天多的时间。如果尚书不是处理公务,那原则上就单纯是个不幸的意外。”

众人点头。尚书死掉这等大事临头,众人只知道事情严重,但还理不清到底要做什么事。

除了兵部的业务要继续进行以外,假如苏尚书只是一时兴起去游山玩水,碰巧遇上船难,也就是个单纯的不幸了。

但是,以林凤仪的嗅觉来说,或者以林凤仪看过的小说而言,事情绝对不单纯。

林凤仪说:“第二个问题。如果不是个意外……”

大家都知道林凤仪要说什么,如果有人要杀尚书,事情就很严重了;显然有人想到田易的命案,因为几个人已下意识地转头看向田易当初遇害的地点,也就是员外郎的办公室。

不过,事情也许没那么严重,林凤仪说:“就说,如果是个谋杀案件好了。要嘛,这是个疯子、丧心病狂,一下子杀了四、五个人;或者,这四、五个人共同和某个人有仇,某个人或某群人就把他们集中到一起杀了;或者,杀人者只是要杀害其中某一个人,但因为遭到抵抗或为了灭口,就把其他人都杀了。”

大家点点头,想着确实有这几种可能性。

林凤仪接着说:“也许要杀的是船夫,或那位姑娘,或那个商人,或那个还不知道是谁的人;苏尚书碰巧在船上。”

大家听林凤仪这段话,都知道还剩下一个“也许”。

林凤仪很明显地转头看向田易遇害的地方,说:“也许,要杀的就是苏尚书,那么,兵部就要小心了。”

萧子桐说:“似为船只破损进水沉没,致众人溺毙;船夫谙水性,故尚存活,然亦力竭而昏迷。李县令认定为意外,然毕竟有官员在内,为求谨慎,报京请求协助。当然,李县令已请大夫尽力救治船夫,待彼醒转,则可知究竟发生何事。”

林凤仪问:“苏尚书前天离开兵部就没有回家,昨天也没来上班。你们有人知道他在忙什么吗?”

众人摇头。

简玉庆已经入宫了,由郎中雷起代表发言,雷起说:“苏尚书署理之公务,多由我等先行处理后,呈上请尚书批示,最近无特别需尚书亲自忙碌之公务。尚书如公务需公出,部内亦会有记录,然昨日尚书未到府,下官等检视记录,亦无相关记载。”

林凤仪问:“这尚书突然没来上班,家里也没派人通知是生病或临时有事,你们也没有派人去家里问一下?”

雷起一脸无辜的样子,说:“若尚书另有要公亲办,属下亦不便相询。”那个样子就像是在说:长官爱来不来,我们底下的人怎么敢管他的出勤是否正常。

林凤仪用鼻孔吐了大气,问:“苏尚书有配车吧?”

雷起说:“苏尚书向步行到部,需公出远行时方乘车前往;每有出车,亦回部后方步行回府。前日离部时,苏尚书并未指示出车,步行离去。”

林凤仪点头,大概归纳了状况后说:“两个问题。”

王爷、两位御史,以及兵部诸人,都看着林凤仪,等她说话。

林凤仪在脑子里重新检查一遍逻辑,觉得没有疏漏,就说:“如果是意外,那就要了解一下苏尚书失踪的情况,看是不是和公务有关。从苏尚书离开兵部,到曾氏发现船只残骸,大约有一天多的时间。如果尚书不是处理公务,那原则上就单纯是个不幸的意外。”

众人点头。尚书死掉这等大事临头,众人只知道事情严重,但还理不清到底要做什么事。

除了兵部的业务要继续进行以外,假如苏尚书只是一时兴起去游山玩水,碰巧遇上船难,也就是个单纯的不幸了。

但是,以林凤仪的嗅觉来说,或者以林凤仪看过的小说而言,事情绝对不单纯。

林凤仪说:“第二个问题。如果不是个意外……”

大家都知道林凤仪要说什么,如果有人要杀尚书,事情就很严重了;显然有人想到田易的命案,因为几个人已下意识地转头看向田易当初遇害的地点,也就是员外郎的办公室。

不过,事情也许没那么严重,林凤仪说:“就说,如果是个谋杀案件好了。要嘛,这是个疯子、丧心病狂,一下子杀了四、五个人;或者,这四、五个人共同和某个人有仇,某个人或某群人就把他们集中到一起杀了;或者,杀人者只是要杀害其中某一个人,但因为遭到抵抗或为了灭口,就把其他人都杀了。”

大家点点头,想着确实有这几种可能性。

林凤仪接着说:“也许要杀的是船夫,或那位姑娘,或那个商人,或那个还不知道是谁的人;苏尚书碰巧在船上。”

大家听林凤仪这段话,都知道还剩下一个“也许”。

林凤仪很明显地转头看向田易遇害的地方,说:“也许,要杀的就是苏尚书,那么,兵部就要小心了。”

萧子桐说:“似为船只破损进水沉没,致众人溺毙;船夫谙水性,故尚存活,然亦力竭而昏迷。李县令认定为意外,然毕竟有官员在内,为求谨慎,报京请求协助。当然,李县令已请大夫尽力救治船夫,待彼醒转,则可知究竟发生何事。”

林凤仪问:“苏尚书前天离开兵部就没有回家,昨天也没来上班。你们有人知道他在忙什么吗?”

众人摇头。

简玉庆已经入宫了,由郎中雷起代表发言,雷起说:“苏尚书署理之公务,多由我等先行处理后,呈上请尚书批示,最近无特别需尚书亲自忙碌之公务。尚书如公务需公出,部内亦会有记录,然昨日尚书未到府,下官等检视记录,亦无相关记载。”

林凤仪问:“这尚书突然没来上班,家里也没派人通知是生病或临时有事,你们也没有派人去家里问一下?”

雷起一脸无辜的样子,说:“若尚书另有要公亲办,属下亦不便相询。”那个样子就像是在说:长官爱来不来,我们底下的人怎么敢管他的出勤是否正常。

林凤仪用鼻孔吐了大气,问:“苏尚书有配车吧?”

雷起说:“苏尚书向步行到部,需公出远行时方乘车前往;每有出车,亦回部后方步行回府。前日离部时,苏尚书并未指示出车,步行离去。”

林凤仪点头,大概归纳了状况后说:“两个问题。”

王爷、两位御史,以及兵部诸人,都看着林凤仪,等她说话。

林凤仪在脑子里重新检查一遍逻辑,觉得没有疏漏,就说:“如果是意外,那就要了解一下苏尚书失踪的情况,看是不是和公务有关。从苏尚书离开兵部,到曾氏发现船只残骸,大约有一天多的时间。如果尚书不是处理公务,那原则上就单纯是个不幸的意外。”

众人点头。尚书死掉这等大事临头,众人只知道事情严重,但还理不清到底要做什么事。

除了兵部的业务要继续进行以外,假如苏尚书只是一时兴起去游山玩水,碰巧遇上船难,也就是个单纯的不幸了。

但是,以林凤仪的嗅觉来说,或者以林凤仪看过的小说而言,事情绝对不单纯。

林凤仪说:“第二个问题。如果不是个意外……”

大家都知道林凤仪要说什么,如果有人要杀尚书,事情就很严重了;显然有人想到田易的命案,因为几个人已下意识地转头看向田易当初遇害的地点,也就是员外郎的办公室。

不过,事情也许没那么严重,林凤仪说:“就说,如果是个谋杀案件好了。要嘛,这是个疯子、丧心病狂,一下子杀了四、五个人;或者,这四、五个人共同和某个人有仇,某个人或某群人就把他们集中到一起杀了;或者,杀人者只是要杀害其中某一个人,但因为遭到抵抗或为了灭口,就把其他人都杀了。”

大家点点头,想着确实有这几种可能性。

林凤仪接着说:“也许要杀的是船夫,或那位姑娘,或那个商人,或那个还不知道是谁的人;苏尚书碰巧在船上。”

大家听林凤仪这段话,都知道还剩下一个“也许”。

林凤仪很明显地转头看向田易遇害的地方,说:“也许,要杀的就是苏尚书,那么,兵部就要小心了。”

萧子桐说:“似为船只破损进水沉没,致众人溺毙;船夫谙水性,故尚存活,然亦力竭而昏迷。李县令认定为意外,然毕竟有官员在内,为求谨慎,报京请求协助。当然,李县令已请大夫尽力救治船夫,待彼醒转,则可知究竟发生何事。”

林凤仪问:“苏尚书前天离开兵部就没有回家,昨天也没来上班。你们有人知道他在忙什么吗?”

众人摇头。

简玉庆已经入宫了,由郎中雷起代表发言,雷起说:“苏尚书署理之公务,多由我等先行处理后,呈上请尚书批示,最近无特别需尚书亲自忙碌之公务。尚书如公务需公出,部内亦会有记录,然昨日尚书未到府,下官等检视记录,亦无相关记载。”

林凤仪问:“这尚书突然没来上班,家里也没派人通知是生病或临时有事,你们也没有派人去家里问一下?”

雷起一脸无辜的样子,说:“若尚书另有要公亲办,属下亦不便相询。”那个样子就像是在说:长官爱来不来,我们底下的人怎么敢管他的出勤是否正常。

林凤仪用鼻孔吐了大气,问:“苏尚书有配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