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听我的,咱俩早成了

粮食搬出来了,那真是什么都有。

谢大山道:“这里面大头你们应该都猜到,就是那年的粮食。

后来我们有时间就往里面放点,怕粮食太陈,也换了一部分。

但多数还是陈粮,你们也别嫌弃。”

众人:不嫌弃,不嫌弃,有粮食吃就不错了,哪还敢嫌弃。

把粮食分完,谢大山嘱咐大家,“粮食就这么多,已经分完了,每天两分饱,计划好再吃。

即使春上的麦子都死了,咱们还能坚持到秋收。

队里这几年的情况你们也知道,不要白日做梦,还会有粮食。

你们粮食往外借,送回娘家,什么的,自己想清楚,先考虑好家里人,再做决定。

没吃饺子的,回家赶紧吃饺子。

怕粮食不够的,想要换成麦麸米糠的,记得要结伴出行。

今就就到这里,大家都散了吧。”

粮食收了,果然藏不住消息。

其实最先坐不住的,还是李谢大队的媳妇们。

就如同孙银花、马大宝,都往娘家送了些粮食。

其实也是人之常情,如果和家里没有深仇大恨,很少有人说,我就是不管,让他们饿死。

多数还是选择自己少吃两口,让两家人都能活下去,

前几天还是往回送得多,消息传开后,就有人开始上门借粮了。

谢老太借给娘家一些后,就放出话去,再没粮了,她要拿粮食当聘礼,给谢大树说亲。

谢大树过了年又大一岁,实在是该娶媳妇了,大家都理解,上门的越来越少。

其他人见这个方法有用,纷纷效仿,这样操作好歹能白得一个媳妇。

白白借给别人,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

大家都知道这可能是个托词,娶媳妇这事谁说的准。

但是挡不住有人当真呀。

“我当初说,让你拿粮食来娶我,你说你娘不会愿意。

现在呢?什么意思?拿粮食娶别人行,你走吧!”刘翠一声声质问谢大树。

谢大树伸手去拉她,“我还不知道这件事,我回去问问我娘。我回去就问,还有你也别生气,你要是听我的,咱俩早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