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老三届!!

张成飞的孩子们都年龄大了,也都断了奶,张成飞雇了三大妈照顾,热芭怀了第二胎。每天在家里安心养胎,自此之后,热芭也算是彻底的歇下来了,天天在院子里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甚至于吃喝都给专门的拿到跟前来,生怕有了磕碰,谁都知道张成飞是什么身份地位,现在四合院的人基本上都变相的讨好着热芭。

老太太的身体一如既往的好,每天都要带一会儿两个重孙子,自从跟两个重孙子玩上了之后,身体也是感觉到了越发的年轻,甚至于连胃口都变好了很多很多,而聋老太则是一天天的羡慕看着,身体越发的不好,两个姐妹之间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让四合院的人都感叹到,老太太真是生了一个好孙子!

轴承厂终于建成,六月的时候,第一批精密轴承开始外销。一切都开始走上正轨,这也意味着张成飞给轧钢厂的扩张之路初见成效。

有的发达国家也发来了合作意

向,只要等着时间合适之后,考察过后就能来采购,一切都再往更好的方面去发展,张成飞脸上的笑脸也是越发的多了起来。

接下来,是可以缓口气的时候了。

七月份,工农兵大学开始招生。在张成飞的安排下,二狗子顺利进入燕京大学学习,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

至于学的科目,是二狗子自己选择的建筑学,在二狗子看来,只有学会了建筑,以后能为国家建设大好的房屋,让整个国家都起高楼大厦,彻底的追上别的国家。

一九六八年年底,十二月的时候四九城下了第一场雪。

这次的雪比往年来的更早了一些,这也注定着今年是一个寒冬。

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比寒冬更重要的则是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再教育的指示。

这是个多子多福的年代,能生孩子,生的多才是好的,光荣的。

因此,一般家庭都有两三个的孩子,多的话四五六七个也是有的。

按照最高指示,普通城市家庭没有工作的孩子只能留下一个,其他的都要到农村去,在广阔的天地得到锻炼。

这个消息的到来急坏了四合院的阎埠贵一家和贾家,刘家等有适龄孩子的家庭,甚至于其他的四合院也都是风声鹤唳,唯恐自家的孩子被弄去锻炼,老一辈人都是在城里面生活过的,去乡下面的话肯定是不适应,那到了下面真是受不完的罪!

阎家老大虽然有工作且结了婚,老二也已经在轧钢厂安排了工作。

但老三阎解旷和老四阎解娣却是已经到了能够下乡的年纪。阎解旷是高中毕业还好说,阎解娣却是初中刚毕业,只有十五岁,正是最需要锻炼的时候,甚至于学校都专门点了名字,让必须去乡下锻炼,整的也是愁怀了闫埠贵,天天在家里面长吁短叹的,感觉头发都掉了很多很多。

还有刘家的刘光福上的是高一,后院小毛上的初二,棒梗也是初三。

因为某些原因,这些学生不管是初几还是高几,都在今年同时毕业,而后下乡。

多年以后,他们有了个共同的名字“老三届。”

老阎家愁容满面了好久,最后三大爷无奈的叹了口气,三大妈边哭边给孩子们收拾行李。

刘家,毛家也是一样。

至于棒梗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今年正好初中毕业。

原本夏天的时候秦淮茹还一直张罗着要给他安排个工作,可按照最新政策棒梗直接过完年就得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