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主持人又介绍道:“由于月球上无法使用无人机,我们现在看到的画面,是由嫦娥25号探测器从月球轨道上远距离拍摄的。”

大概也是因为这个缘故,画面中的两个人影并不是特别清晰,再加上都穿着厚重的宇航服,所以也看不到她们的模样。

其实零光制造的机器身躯是可以直接在月球表面行走的,但是这样一来太过夸张,所以她们还是穿上了宇航服,看起来倒是和真正的宇航员没什么区别。

不过主持人显然也事先做好功课,她继续道:“据远光科技透露,这次登月的两位多用途机器人分别名叫风和与日丽,而且是一对姐妹……快看,她们正在向我们打招呼!”

随后就看见两位仿生机器人抬起头来,向着高空中的镜头挥了挥手。

接下来,风和与日丽两人就按照计划,从运输穿梭机中取出了各种工具和器械以及太阳能帆板,很快就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工地。按照计划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她们将挖掘大量的月壤,然后通过机械破碎的方式,从中提取氦-3。

这次登月的地点也是由零光选定,从她的数据库中保持的资料显示,这一地点附近的月壤氦-3含量最高。

尽管如此,由于时间和条件都十分有限,两周下来最多也只能提取1吨左右的氦-3。所以这次登月更多的是象征意义,想要大规模从月球开采氦-3资源,至少要等到质量加速器完成之后,派遣更大的宇宙飞船才行。

但这也足以证明,从月球上开采氦-3并不算困难。而且这次取回的氦-3资源,也足够支持未来的可控核聚变电站运行很长一段时间了。

主持人继续说道:“虽然我国已经于2030年首次实现了载人登月,但是月球资源如何利用仍然是一个世界难题。而这次远光科技的探月行动,则是我国即将开启的‘星海计划’的第一步。接下来我国还将建造大型质量加速器,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方式,展开宇宙探索,实现对月球资源的有效利用。”

“与此同时,我国的首座大型可控核聚变发电站‘太行核电站’也正在加紧建设当中。这座核电站将会利用从月球开采的氦-3资源,实现更加清洁、高效的可控核聚变发电。太行核电站建成之后,我国的居民用电价格预计将会降低50%。”

“未来10年内,我国还将陆续建造三到五座大型可控核聚变发电站,并最终实现全民免费用电的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