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空间站的作用

核心部件采用了坚固的特种合金封装,除了几个必要的接口之外,外表没有其它缝隙,使用普通方式根本无法将其拆开。

不仅如此,当核心部件遭遇外力强行破拆的时候,内部的特殊反应物质就会在数秒之内产生数千摄氏度的高温,将核心内部完全熔毁,不留一点残余。

而且零光还改进了石墨烯分离机的生产工艺,它的整体装配完全在无重力的真空环境中进行,所以回到地面之后一旦进行拆解,内部的结构就会遭到破坏,无法被复原。

当石墨烯分离机生产完成之后,就会利用运输穿梭机运回地面,再进行出售。运输穿梭机返回空间站时,则会带来用于生产的各种材料。也就是相当于将石墨烯分离机的生产线搬到了空间站上。

之所以要弄得这么麻烦,也是为了保护石墨烯分离机的核心技术。程远很清楚这些机器一旦外卖,肯定会有人不惜代价对其进行研究。

所以新的封装技术至少可以保证其中的关键技术在10年之内无法被破解。至于10年之后,那时远光科技恐怕已经生产出上万台石墨烯分离机了,石墨烯材料的价格也会比现在便宜的多。

黑箱升级后的产品自然不只有石墨烯分离机,由于它的体积已经足够大,因此还可以用来生产更多的运输穿梭机。这些穿梭机一部分用于往返地面与空间站,只需要设置好坐标,就可以通过机载人工智能,自动完成运输工作。

但用来收集火星陨石的穿梭机由于需要面对复杂的宇宙环境,因此仍然得由长九这样的超级人工智能来驾驶。

而当初与星旋一起被零光“俘获”的另外两个超级人工智能,也就是高科重工的“日晷”,以及红铁公司的“飓风”,都和长九一样拥有了各自的机器身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穿梭机驾驶员。

日晷与飓风的任务则更加艰巨,她们分别驾驶着一架运输穿梭机,从蓝色方舟号上出发,将要跨越38万公里的距离前往月球表面。

这次远征月球的目的是建造一个小型的前哨基地,两架运输穿梭机带去了一台用于从月壤中提取氦-3的设备,因此日晷和飓风将会在月表停留一段时间,等到收集到足够的氦-3之后,再返回蓝色方舟。

而这些氦-3则会被带到地表,用于华国正在建设的大型可控核聚变发电站。虽然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的氦-3并不算多,效率也很低,但足以证明程远的质量加速器计划是行之有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