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位于北非的沙国率先向联合国求援,表示由于近期粮食价格高涨,该国的粮食储备只能再支撑一个月就将告罄,因此希望能够得到足够的粮食援助。

其实沙国本身也是欧吉联成员国,并且在8月份随着油价的上涨,着实赚了不少外汇。同时沙国还坐拥一条运河要道,光船舶过路费的收入都十分可观。

但是到了8月下旬的时候,事情开始有些超出预料。

首先由于油价太高,长途航运的利润无法覆盖成本,迫使不少船运公司提高了运费,又导致不少国家觉得对外贸易无利可图,进出口交易数量也跟着减少。

于是通过沙国运河的船舶数量也比前几个月减少了足足50%,过运河的船少了,收取的过路费自然也会减少。

虽然沙国也尝试通过提高船舶通行费来保证利润,但如今航运本就不景气,再加上油价又高,很多船主一合计,干脆不出航了!

因此到8月底的时候,沙国运河每天的通行费用从原来的3000万米元每日,骤降至1000万米元。

再加上沙国本身也不是产油大国,欧吉联上调原油价格,他们也就是跟着喝点汤而已。结果运河收入骤减,直接把从油价上涨得来的利润全部吐出去了!

更悲催的是,沙国这些年的人口数量已经暴增至1.6亿,而耕地面积只有该国的4%,因此粮食自给率始终只有50%左右。

也就是说,一旦沙国的粮食储备耗尽,意味着将会有近亿人口吃不饱饭!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联合国立刻召开全体大会,商讨对策。

原本沙国的主要粮食提供方是天竺国和北熊国,然而这两个国家在8月底就几乎同时宣布禁止小麦出口。

然而沙国的代表在会上求了半天,天竺国和北熊国依旧不肯放开禁令,理由自然也是粮食价格过高,运输成本更大,需要首先保证供应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