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一次,一直无往不利的光剑终于遭到了对手,布雷顿的肩甲使用了特殊的合金材料,不仅极厚,而且耐高温高压。

因此尽管光剑成功在装甲表面留下了一个深坑,却并没有给它的机体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零光却并没有慌张,只见原本呈剑形的光束形态又是一变,“剑刃”一下子变得扁平起来,薄如蝉翼!

正如如同刀刃越薄越锋利那样,当高能光束的厚度只有微米级别的时候,就变得更加无坚不摧!

只见星巡者的刀刃顺着布雷顿的肩甲飞快的向左侧划过,随着咔嚓一声脆响,就只见一个半圆形的物体瞬间高高飞起,居然是布雷顿的脑袋!

再厚重的装甲,关节也是相对薄弱的部分,因此机器人和人类一样,脖子也是它的弱点之一。

因此一些战斗机甲干脆取消了脖子的设计,将头部和身体融为一体,或者干脆不安装头部。甚至有不少战斗机甲设计师认为,头部只是装饰品罢了。

但米军的战斗机甲往往也需要承担起对外宣传的重任,所以形象十分重要,越像人类越容易获得民众的认可,也更容易获得他们手中的选票。

虽然布雷顿的设计师也考虑到了颈关节的防护,但它的脑袋和肩膀之间仍然存在些许的缝隙。

而零光的光束“刀片”就顺着这缝隙,瞬间切断了布雷顿的脖子!

被斩首的布雷顿身上显然还有其它监视设备,因此它拼命地向后退去,想要拉开与星巡者之间的距离。

但星巡者的速度更快,她手中的光束再次变换,这次收缩成了一个明亮的匕首,然后对准布雷顿失去头部后的缺口,狠狠地捅了进去!

这一块的装甲显然也是最为薄弱的区域,再加上光束收缩之后,温度更是提升了一倍,因此轻而易举地就深入到了布雷顿的身体内部。

接着高温就将其中脆弱的零件和电路瞬间烧毁、蒸发、熔化。在冒出了一阵青烟之后,这个重达3吨的大家伙就再也不动了。

与此同时,又是一阵枪响,原来是另一台布雷顿更换了第三个弹匣。

然而这一次,星巡者并没有切换到光束盾,而是直接矮身躲在了已经失去动静的布雷顿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