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清单的各方反应。

而资本市场的布局,显然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

“好的,这件事情我随时听你们的通知,一定全力配合你们。”

“那就谢谢莫总了!”

双方的交流很顺利的结束,莫燃又闲聊了几句后也告辞离开。

大约五分钟后,陈有生赶紧亲自打电话给远在国外的贝洛总裁汇报最新的情况。

当听到莫燃爽快的就签订了所有合作方案后,电话那头的贝洛也不禁微微吃惊。

“陈,你说的是,莫燃甚至连一次试探的还价都没有,就全盘接受了我们的方案?”

“对,非常爽快,和上次一样。”

电话里贝洛总裁沉默了片刻,终于缓缓说道:

“陈,这个世界上有钱的人很多,但有钱不代表他不计较。”

“莫是一个真正能做大事的人,不拘小节,接下来,任何有关他的事情都要向我随时汇报。”

陈有生微微一惊,但又觉得意料之中。

他沉声道:

“好!”

……

“黑石资本”的效率很高。

8月10日,双方签订协议第五天,第一批装载着光刻机和相关耗材的货船抵达炎国港口。

用“黑石资本”的话来说,这是要赶在老美商务部“实体清单”公布之前赶紧将设备送到,完成交易。

莫燃很满意,虽然这次采购的7台光刻机和相关的耗材设备花了足足十亿元,价格略贵,但确实花的很值。

能赶在“实体清单”公布前拿到这批光刻机和耗材,不仅能解决了“黄河存储”“3D-NAND”闪存颗粒的产能问题,短期内芯片生产所需的耗材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只是。

十亿的贷款协议签订后,尼采目前账上的负债已经高达47.5亿元。

莫燃来不及感慨,“黑石资本”的情报很准确,8月12日,当最后一批设备抵达炎国港口,当天晚上,商务部公布了新一批加入清单的炎国企业。

“黄河存储”果然赫然在列。

消息一出,

即便第二批“实体清单”的关注度已经不如华记,但因为“黄河存储”位列其中,还是引起了国内各大芯片企业内部的激烈讨论。

某芯片行业内部交流群。

【紫光技术部老梁】:“完了,‘黄河存储’还是没躲过封锁,,这下他们恐怕要大受影响了。”

【华润微采购部小张】:“老梁,应该问题不大吧?‘黄河存储’怎么说也刚拿到‘芯片产业基金’50亿的资金扶持,短时间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

“小张你不懂的,老美封锁最重要的就是设备封锁,现在全球最顶级的设备都是老美控制的,一旦不能采购新设备……就意味着产能被限制,最新的技术也难以升级……”

“如果一边又要进行‘3D-NAND’技术的突破,一边又要研发国产设备,50亿根本不够看的。”

长消息一发到群里,立马就有好几名工程师纷纷附和。

“对,老梁说的没错,50亿专门用来研发64层‘3D-NAND’闪存颗粒还有点希望,要是还要兼顾研发设备,根本不可能的!”

“确实,我之前了解过相关设备,研发新设备、开发新零件起步就至少需要50亿左右……这还只是起步资金还不谈专业的研发人员。”

“……”

话音落下,芯片内部交流群里出现了短暂的停顿。

所有群里的行业人员都意识到,“黄河存储”被制裁后想要继续发展,继续更新技术,那就只能自己搞设备。

可自己研发设备,毋庸置疑,难度可想而知。

“这还只是设备问题,大家应该也注意到了,三星和闪迪为首的存储芯片巨头也开始对‘黄河存储’进行联合绞杀,现在闪存颗粒的价格都快跌到历史最低价了……我真不知道‘黄河存储’还能不能坚持。”

说着,又有一条消息出来。

“不……其实现在都还好,‘黄河存储’依靠32层‘3D-NAND’闪存颗粒应该还能生存,怕就怕三星、镁光他们在64层上突然有突破,推出更便宜闪存颗粒,到时候才会直接把‘黄河存储’给干趴下。”

“要知道这些外资企业,狠起来可是真的宁愿亏损都要把我们企业干倒闭的。”

这一次群里忽然沉默了。

过了足足十来秒,先前【华润微采购部小张】突然发了一条消息。

“卧槽,‘黄河存储’真太难了,前有追兵,后有封锁!”

“各位大佬,‘黄河存储’难道现在就真的没办法破局吗?”

“当然有啊!”

【紫光技术部老梁】幽幽的打出一行字。

“只要‘黄河存储’能在现有的设备研发出成本更低的闪存颗粒,比如突破64层的‘3D-NAND’闪存颗粒,

这样一来‘黄河存储’的‘3D-NAND’闪存颗粒无疑将在市场上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到时候谁特么还敢和‘黄河存储’打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