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战略失误

第183章 战略失误

京东京造和网易严选一样,都是依托自家的购物平台自己建立一个品牌,然后找靠谱的代工厂商代工。

这样的方式有平台的背书,自然深受不少平台粉丝信任。

不过。

相比于网易严选,京东京造的规模和影响力可就要大多了。

当京东京造的“采购意向书”发给了包括“黄河存储”在内的几家知名代工厂商后,很快便在市场里引起不小的关注,谁都想接到京东京造的订单。

闪迪接到采购意向书后也很重视。

闪迪全球每年的TF内存卡销量大约为1.5亿张,其中炎国国内的市场占比40%,大约6000万张。

先前小米1000万张的订单他们还有点资本能不那么在乎,甚至还敢特意设个局搞一搞“黄河存储”。

但现在,意外失去小米订单后……

不,

准确的说,是在知道“黄河存储”已经能自己生产“3D-NAND”闪存颗粒后,已经不敢再托大了。

他目光如炬,这半个月以来早已提前想好了具体方案,胸有成竹。

想到这里,

消息一出,闪迪大惊!

“没错。”

如果说限制“闪存颗粒”的市场价格是掐住了“利润”的大动脉,那么从订单入手,

无疑是掐住了“黄河存储”“产能”的脖子。

说着,波特身体微微向前倾了一些,整个人更加靠近摄像头。

要知道,

在整个储存芯片行业里,TF内存卡只是属于行业尾端环节,利润不高用量也不大。

“你说的针对‘黄河存储’的闪存颗粒价格,降低他们的利润——这个没问题。”

科尔顿了顿。

“我们要限制‘黄河存储’,但我们也要赚最后一笔。”

“即便价格不能‘击穿’他们的成本价,只要市场闪存颗粒价格降低,他们的利润也会大幅度减少,

没有丰厚的利润做保障,他们的研发进度一定会受到影响,甚至,还有可能被拖垮。”

这话一出,菲尔副总裁不禁微微点头。

不过,还他缓过来,第二天,更多的消息在圈里被爆出来。

“刚才我说的控制他们的利润,还有一个是要控制他们现有的订单!”

而“固态硬盘”最大的网络销售点在哪里?

就是京东商城啊!

京东早些年依靠传统数码3C发家,和手机一样,电脑硬件零售端也积累了成千上万众多的粉丝和用户。

波特接过话,顿了顿。

“我刚才已经说过,‘黄河存储’目前最大的问题应该是‘3D-nand’闪存颗粒的产能不足,良品率也不高;

特别是良品率不高的问题……”

科尔并没有让波特等太久,他目光一凝,接着说道:

“也只有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下定决心,波特不再犹豫,随即亲自联系了远在大洋彼岸的闪迪总部。

“一旦我们敞开销售,很快三星、镁光都能发现其中的端倪,要不多久‘黄河存储’的事情就瞒不住了。”

这些用户都会在狗东上购买显卡、购买硬盘、购买CPU等等电脑硬件,要的就是一手保真,要的就是相信狗东。

移动硬盘?

“毫无疑问,他们已经掌握了‘3D-NAND’闪存颗粒的生产技术。”

这名被波特称为菲尔总裁实际是闪迪美国总部的副总裁,主要负责闪迪的全球业务,也是波特的顶头上司。

“到时候市场会出现雪崩,而我们也赚了最后一笔,至于其他厂商的死活,那是他们的事情了。”

整个行业真正暴利的,也是几家存储企业最核心利益的,是——闪存颗粒!

而一旦让“黄河存储”大量疯狂扩张产能……

他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抬头看向屏幕上的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