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32层NAND闪存颗粒

莫燃情不自禁呼出一口气,一扫“尼采X2”的阴霾。

“而且,现在我们还没有晶圆厂,我们的晶圆全都是采购其他晶圆厂的成品……如果后续我们要压缩成本,肯定需要自己建厂生产晶圆。”

这就相当于同样的晶圆,同样的原材料,TLC颗粒类型能生产64GB,SLC类型却只能达到20GB甚至更小,单价自然更贵!

而除了TLC颗粒以外,其实还有能储存4条信息的QLC颗粒。

“莫总,我倒是还有一个需求想要提出来。”

莫燃更加愕然,李智话里的意思他很清楚——是没钱了。

“莫总,32层NAND颗粒被我攻克了!”

见状,莫燃见事情了解的差不多,将手里的32层“NAND”闪存颗粒递回给郑前,也准备离开。

这段时间他也研究了不少闪存颗粒的知识,明白郑前口中“TLC”3D-NAND是什么意思。

“老郑,我马上过来!”

“尼采X”系列之前作为尼采手机最高端的旗舰,但严格的说,

相比Iphone 7动辄5388元的价格、相比Meta 9 3999元的价格,2599元确实还是差点意思,只能算是中高端手机。

“还有,48纳米‘小马过河’芯片的良品率也到多少了?”

目前最优的选择,自然还是利用系统商城抽选一份优秀的手机设计图纸,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上次那么好的运气了。

但是莫燃很清楚,“尼采X2”的风评、口碑完全不如“尼采X1”,能达到这样的销量完全是靠“尼采X1”以及尼采品牌这一年多以来积累的口碑。

而且。

一年多的品牌积累加上“手机普涨”的大环境,确实也可以考虑出一款3000元+的真旗舰手机。

处理器为:骁龙835。

“对了,现在的良品率是多少?”

只是……36%的良品率,这算下来单颗芯片成本也太高了!

不过。

在消费类产品上,TLC颗粒是性价比最高的存储方案,性能比QLC(4条信息)颗粒要稳定,能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辛不辛苦先不说,但是投入上确实有些巨大……我们每天都要对生产环节的每一道工序进行多次‘小规模生产测试’,以求获得更多的生产数据,从而改进良品率。”

大约两秒后,郑前轻轻咳了一声。

“说实话,等‘尼采X2’很久了,但现在看来实在太让人失望了,整部手机平淡无奇,真的找不出什么值得称赞的卖点!”

“如果我们要做‘闪存颗粒’供应商的话,晶圆厂必须要提前布局了。”

“这就是我们生产的32层‘3D-NAND’闪存颗粒(芯片)?”

说着,他拍了拍李智,又看了一眼郑前。

他想到了“尼采X1”。

“主控芯片内部电路相对简单,良品率已经提升到了72%,我们‘惊鸿系列’内存卡上已经开始逐步的用上了。”

再加上“尼采X2”虽然顶级核心卖点不够,但相比“尼采X1”进步还是很大,细节、做工、小功能卖点也能看出是在用心做产品。

一听这话,郑前和站在一旁的李智原本喜悦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尴尬。

想到这里,莫燃也不再啰嗦,随即准备进入系统抽奖试试。

就这时,一直没咋说话的郑前突然说道:

这就相当于假设一块晶圆成本100元,按照每块晶圆能生产100颗芯片来算,以三星、美光等国际一线“存储厂商”的良品率75%来算。

要研发一款非常优秀的高端旗舰手机,凭借现在的尼采手机团队显然很难完成。

郑前一脸笑容,从仪器上拿起一颗封装好的“闪存颗粒”递给莫燃。

莫燃自然不会去评论区解释什么,又看了几条评论后随即退出了APP。

可就在这时,办公桌上的手机忽然响了,眼角余光一瞟,心脏不由砰砰加速跳动了几声。

比SLC颗粒更先进的是MLC颗粒,可以一个房间储存两条信息,这样500个房间里就能储存1000条信息。

“手机行业实在太卷,不进则退!”

与其被苹果抢去,倒不如现在就布局高端旗舰手机,三四个月后,恰好可以赶上华为被限制的时机。

众所周知,闪存颗粒是用来储存信息的,比如利用“3D-NAND”技术建造了一颗32层的闪存颗粒,里面总共有500个房间(储存单元)。

“中芯国际是这样做的,台积电也有自己的晶圆厂,三星、英特尔都有。”

低配:4G RAM+64GB ROM,2099元,送TF内存卡一张!

高配:6G RAM+128GB ROM,2699元,送TF内存卡一张!

这样的价格相比于Iphone 8涨价四五百,华为小米涨价两三百,其他厂商普涨已经足够良心。

配置的提升必然带来成本的提升,按照他最初的设想,他是希望将低配价格提升到2299元,高配价格提升到2899元,两款机型都涨价300元。

100元成本晶圆能制造出75颗良品“存储颗粒”。

“喂,老郑。”

莫燃愣了一下,强行挤出一丝笑容。

“莫总,我们‘生产制造团队’已经在想尽一切办法提升良品率了。”

想到这里,他也没再给李智、郑前压力,转而问道:

“那主控芯片的良品率怎么样了?”

“没错。”

“而‘小马过河’NPU芯片良品率提升就慢一些,只从25%达到了36%左右。”

这次“尼采X2”在网络上遭到的批评和质疑还是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警醒。

按照最原始闪存颗粒类型,比如SLC颗粒,那就只能一个房间储存一条信息。

说直白点,“尼采X2”就是吃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