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这泼天的富贵也轮到我了吧?(

比如室外温度45度、室内温度35度时,压缩机应该直接最大功率工作,在15秒内快速降低室温后再降频运行呢?

还是以75%的功率工作,在25秒内逐渐下降室温更省电呢?

虽然莫燃提供了系统购买的“智能节电算法”,但即便有算法也终究需要去匹配硬件,去调校才能发挥最佳的作用。

这些可都要钱,要建立测试场地,通过一次次的测试获取详细数据!

除此以外。

莫燃也见识到了和手机、电视完全不同的质量测试环节。

“空调业务部门”负责人,从大金空调加盟的黄海一开始就提出要将维修率控制到0.05%的范围内,也就是一万台空调最多只能有五台出现故障。

所以,

上至60度高温环境下,72小时连续测试,下至零下30度,全都要进行长期测试,保证空调稳定性。

而这,也要钱!

莫燃总算知道很多企业为什么不愿意花钱进行研发投资,因为如果想追求优化,那就得大把大把的烧钱!

不过。

手机的销量滞涨、空调投入巨大,这都不是莫燃最担心的。

他缓缓将财务报告翻到最后一页,现在尼采公司的现金流已经见底,本月扣除研发费用、工资等虽然还有5800万的利润。

但是……

现在的尼采公司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出现负债。

春节前的时候,尼采账上有6.2亿的现金,但为了购买乐视的影视资源,已经提前透支了8500万,凑足7亿购买乐视版权和“人民的名义”播放权。

即便二月份利润有5800万,但仍然有近3000万的窟窿。

还有。

之前的6.2亿现金,其中有4亿可是Opop和小米的保证金,这可是需要还的。

也就是说,尼采负债现在已经高达4.3亿。

想到这里,莫燃揉了揉太阳穴。

虽然尼采现在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透支购买乐视版权后,现金流已经开始吃紧。

一旦业务出现震荡,整体运营都会受到影响,这不是好事。

“还是得想办法提高利润,赶紧恢复一定的现金水准。”

想着想着,莫燃最终将思路放在了“尼采电视”上。

尼采手机因为和拼夕夕签订了半年的独家销售平台限制,最快也要下个月才能在京东上售卖。

而“尼采电视”……

自己这次花了7亿购买影视资源支持“电视业务”,显然要在这上面多做文章才行。

开源节流。

开源现在已经做的不错,剩下的就只有节流了。

莫燃脑海飞快运转着,一台电视里最贵的零部件就是屏幕,譬如尼采E55电视,成本大约为2600元,其中屏幕的价格就高达1900元,成本占比高达73%。

而且。

这还是当时和京东方谈的顶级合作商才拿到的价格,若是普通价格,成本占比更是要达到80%!

“要是能将屏幕的采购价再降低一些……”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思索片刻后,他走出办公室,启动汽车驶向“旺隆电器厂”。

半小时后,莫燃在车间里找到李旺隆。

自从年前和李旺隆交流过后,莫燃就将“尼采手机”和“尼采电视”所有的零部件采购环节全都交给了李旺隆。

现在的模式是,

尼采和“旺隆电器厂”先达成一个商品价格,比如“尼采E55液晶电视”采购价是2600元,那么尼采会按照2600元的价格付给旺隆电器厂。

至于“旺隆电器厂”能赚多少,就看“旺隆电器厂”的成本控制水平了。

控制的越好,利润自然越高。

嘈杂的车间里,莫燃第一句话就直接让李旺隆懵了。

“电视的采购价我要降低一些。”

“什么?”

“我说,E55液晶电视每台采购价我准备降低100元,X55采购价降低150元,B43电视降低50元。”

李旺隆这次总算听清楚了。

他急忙带着莫燃走出喧闹的车间,脸色瞬间垮了下来。

要知道自从上上个月“旺隆电器厂”改变经营模式,从纯代工改变为“物料全包”后,

这两月他好不容易控制成本才将原来30元/台的代工利润增加到45元/台。

还没开心一个月呢,这直接要被莫总从“大动脉”砍一刀了。

他着急道:

“莫总……怎么突然要降低采购价啊!”

“我们的成本您是看的到的啊!降价采购的话……我们厂里可就要亏损了。”

莫燃也知道自己说的有些着急,解释道:

“我的意思是,要想办法降低原材料价格,譬如:液晶屏幕。”

“液晶屏幕?”

“嗯,我的想法是和京东方谈谈,让他们在液晶屏幕价格上再降低一些。”

听闻此言,李旺隆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一些。

不过片刻后,他又微微皱起眉头。

“莫总,京东方和我们合作的还不错,据我所知,他们提供给我们的面板(液晶屏幕)已经是高级供应商的价格。”

“我们现在贸然和他们谈降价,会不会……伤感情了?”

莫燃愣了愣,随即笑道:

“老李,谈钱确实伤感情,但不谈钱……”

“要不,你们‘旺隆厂’出?”

“啊?!”

李旺隆吓的连连摆手,急忙反应过来。

“可不行,可不行!您说的没错,伤感情比伤钱好!”

莫燃没再多敲打李旺隆,最后正色道:

“放心吧,我们和京东方签订合同也大半年了,也可以重新谈谈价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