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强援

第113章 强援

尼采总部。

会议室里,一场专门针对“空调业务部门负责人”的面试已经接近尾声。

“好了,李小波先生,你的情况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今天的面试就到这里吧。”

“接下来我们内部要讨论一下,特别是你提出的薪资要求,如果合适的话我们会和你联系。”

“嗯,不过最好快一点。”

莫燃平静地看了一眼李小波,然后点点头。

“最迟,今天下午给伱答复。”

“这样最好,那我就静候你的消息。”

“嗯。”

看着李小波走出会议室,门关上,莫燃缓缓收回目光。

片刻后,

他看向坐在一旁,同样作为面试官的王富贵和江澜,最终落在了江澜身上。

“还有人面试吗?”

“没了,这已经是最后一个。”

江澜话说着,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招聘“空调业务部负责人”的消息已经发出去一周多,投简历的人确实不少,但真正符合条件的并不多。

今天面试的三人已经是为数不多的佼佼者。

“那好吧。”

莫燃揉了揉太阳穴,然后目光重新看向两人。

“既然面完了,那就讨论一下吧。”

“今天面试的三个人里,你们觉得怎么样?谁能担任我们‘空调业务部’的负责人?”

话音落下,王富贵和江澜对视一眼,谁都没急着开口。

看的出来,莫燃并不是很满意。

实际上,

别说莫燃不是很满意,就连他们自己也觉得不是非常合适。

最终还是王富贵率先说道:

“老板,前面两个面试者不管谈吐、思路还是未来发展规划都不太成熟,基本不用考虑了。”

“我觉得唯一能勉强胜任的,也就是刚才最后面试的李小波……只是他提出的薪水要求,我觉得太高了。”

“根本没办法接受。”

莫燃面无表情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李小波之前在海信空调工作,曾担任过技术部门的副主管,在面试三人中能力是最强的。

但他开出来的年薪要求是50万/年,外加提成和绩效。

说实话,莫燃不是给不起这个价格,而是溢价实在太高。

他也多多少少了解过,像李小波这样有一定大企业履历,部门副手经历的,年薪大约就在20-25万左右。

可以有上浮,但在任何企业都绝对拿不到50万的年薪。

而钱都不是最关键的。

莫燃更担心的是,

如果给了李小波50万的年薪,那么电视业务部、手机业务部给不给?

部门负责人大幅度涨薪了,那普通员工涨不涨?

现在江澜、郝科技两个部门负责人已经是25万左右的年薪,加上其他奖金也快达到30万一年。

其他员工的薪水在蓉城也是不错的水平!

一旦答应了李小波的年薪要求,尼采原本稳定的薪资结构必然遭到破坏。

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也觉得高了。”

莫燃将茶杯放回桌上,顿了顿。

“不过按照之前的计划,现在是一月份,我们正好有三个月、四个月的研发周期,恰好能赶在四月、五月春季的时候推出新品空调,赶上夏天的旺季。”

“要是迟迟定不下来研发团队,赶不上今年夏天旺季,那就得等明年了。”

莫燃语气平静,但两人都听懂背后的意思。

确实。

空调行业不同于其他产业,最火爆的行情也就是夏天那几个月。

现在不抓紧成立团队推出新品,再拖便是明年了。

片刻过后,王富贵无奈的叹了一声。

“既然如此,按您的意思也只能答应了。”

“不过……”

说着,他目光看向负责和李小波联系的江澜,提醒道:

“不过要我说,我们还是和他讲讲价格,谈一个35万吧?35万也真不低了。”

“没用的。”

江澜不停摇头,显然也很无奈。

“我之前就和他聊过了,长虹事业部也在和他联系,而且面试也通过了。”

“那边给的是二十五万的年薪和事业部副主管的职务,但李小波已经和我明确表示——”

“如果我们给不了50万的薪水和职务,他不会考虑我们。”

“毕竟,在他眼里我们和长虹差了很大一截。”

王富贵顿时哑口无言。

江澜的话虽然直白,但他在行业里摸爬滚打这么久,也知道这就是实情。

像尼采这样的企业,虽然在网络上有点名气,但在绝大多数人眼里,也只是一家普通的小型民营企业。

行业地位、职业规划和那些稳定、知名的大企业相比,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莫燃挥挥手打断了两人对话,目光看向江澜,问道:

“我记得之前联系了两家猎头公司,猎头公司那边有消息吗?”

江澜再次摇摇头。

相比于招聘网站,猎头公司联系的人就更加高端了。

连李小波这样的普通中层小干部都开口要50万,那些更高级的人才恐怕看都不会看尼采一眼。

莫燃也没抱太大的希望,地理位置、工资结构、企业声望都是影响人员招聘的重要因素。

目前看,李小波恐怕便是尼采空调部门现阶段能招到最好的负责人了。

他微微呼出一口气,思索许久后,心里已经做出打算。

“空调项目不能继续拖下去,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