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光刻机多少钱?(求订阅)

“ODM模式。”

骆泽兵已经谈过好几款产品的代工合作,轻车熟路。

“设计方案、原材料、生产制造,所有的环节都由你们负责,最后只需要贴上我们的‘严选商标’,由我们进行销售。”

“当然,生产成本和性能上我们有所要求,你可以先看看。”

说着,骆泽兵从包里拿出一份方案递给李智,然后继续说道:

“你们给尼采代工的‘惊鸿内存卡’是32GB容量,而且读写速度标准是U3级别,属于高性能卡。”

“但我们基于成本和市场的考虑,打算生产稍微低一个档次,也就是能达到10MB/S读写速度,U1级别的TF内存卡。”

“这些是我们的一些具体要求,你看看,如果可以做的话你们报一个价格。”

谈到正事,李智脸上没了刚才谄媚的笑容。

他心里快速分析着方案中的各种要求。

网易严选团队方案里提出了要生产8GB、32GB和64GB三种容量大小的内存卡。

这个倒不是问题。

但他们提出要由己方“黄河储存”提供U1级别的产品方案,这就有点麻烦了。

他心里非常清楚,现在的“黄河储存”只是一家能提供OEM模式的企业。

简单的说,

只能按照品牌方提供的生产方案代工生产,并没有产品设计团队,也没有方案设计能力。

能生产尼采“惊鸿系列”,只是因为莫燃莫总提供了全套“U3高速内存卡生产方案”。

现在如果要接下网易严选这单ODM业务,那就得找一家能提供“U1级别”方案的主控芯片厂商,购买相应的产品方案。

只是这样一来,成本会有些高。

不过,没等他计算完成本,一旁的骆泽兵突然说道:

“怎么样?可以做吗?”

“可以!完全没问题!”

李智眼睛都不眨便立即应了下来。

虽然现在“黄河储存”没有设计能力,但找上门来的订单怎么可能让他跑掉!

片刻后,他继续问道:

“那贵公司大概要生产多少数量呢?我们这边才好根据数量给您报一个合适的价格。”

“也不是很多,第一批订单大概50万块。”

50万块!

李智心里猛地一紧,眼角不由抽动了一下。

要知道尼采第一批订单也不过是20万块,每月也就是7万块的产量,连“黄河存储”50%的月产能都满足不了!

要是能拿下这50万块的订单,完全可以将每月剩余的9万多块产能全部利用上。

届时不仅能将原本42.1%的产能利用率提升至100%甚至120%,而且接下来半年的订单也不用愁了!

想到这里,他脸色更加殷勤。

“两位一大早就过来,吃早餐没有?”

“没有的话我亲自带两位去尝尝蓉城的特色早餐,就在楼下不远。”

“您太客气了李总,我们吃过了。”

“那我先陪你们去看看咱们的生产车间……价格的事儿咱们一会再谈。”

“也行!”

……

莫燃知道这件事时已经是下午两点。

李智亲自送走骆泽兵两人,随即给莫燃打了电话汇报此事。

十分钟后,莫燃来到“黄河储存。”

“网易严选应该是看到了我们生产的‘惊鸿系列’内存卡,所以找上门来。”

“我已经按照行业标准报了一个价格给他们,U1级别32GB容量的是35元,64GB是45元。”

“核算下来我们的毛利率大概有15%左右,净利率的话,10%左右。”

莫燃坐在沙发上喝了一口茶,听到李智介绍利润情况,微微点头。

在外面接的订单,自然不可能像尼采这样给“黄河储存”留下20%的毛利,15%的净利。

“那网易严选他们怎么说?”

“还行。”

“他们对我们的产品质量还是很认同,但我估计他们还要在价格上找我们谈谈。”

“我已经想好了,12%的毛利润是我的底线,只是这样一来,净利润大概就只有7%了。”

莫燃不禁摇摇头。

“利润越压越低了。”

“这也没办法。”

李智也无奈的叹了一声,端起茶水润了润喉咙。

“OEM代工企业就是这样。”

“我们的‘主控芯片’、‘闪存颗粒’全是采购的,就连这次网易严选提出的‘U1级别的产品方案’,我们也得花钱采购。”

“现在的我们也就只能赚个代工制造的辛苦钱,除非……”

“除非我们能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然后从供货商手里拿到成本更低的‘主控芯片’和‘闪存颗粒’,从而提高利润。”

“要么……就像‘三星’和‘海力士’一样,自己生产‘主控芯片’和‘闪存颗粒’,自产自销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