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北方双璧

星河山月 我不是庄主 2598 字 3个月前

过了一会,李烨疑惑道:“不对啊。

可是据我所知,北齐兵败时,前北齐名将卢远以投降为筹码保下的北齐皇帝,被皇帝囚禁在北地郡。

而且已经死去多年了。”

“那就对了。高亨只是前北齐皇帝的一个弟弟。”

“前辈是如何得知的?”李烨接着问道。

“大哥在我们临行前告诉我们的。此事说来话长。”秦离喝了口酒,慢慢地说来。

二十年前,北周的前身西魏日益强盛,开始对北齐用兵,准备一统北方之地。

北齐国力本就弱于当时的西魏,渐渐地难以支撑。

阚直罗有个师弟程节在北齐军中任职,深得北齐皇帝信任。

北齐皇帝见败局已定,遣程节几人,将高亨一支转移出北齐都城邺城,以保留高家血脉。

高亨名声不显,但是习武多年,就算流落江湖也有一定自保能力。

高亨这一支被藏匿在太行山中一个隐秘的山谷,这个山谷就是如今的金露谷。

而阚直罗在北齐兵败后,想带程节回去。

程节心灰意冷,选择隐姓埋名了却余生。

程节怕高亨他日江湖上得罪阚直罗,便将此事告诉了他,希望阚直罗到那时能够手下留情。

所以临行前阚直罗特意交代此事。

毕竟当年阚直罗答应过他的师弟程节。

李烨这才知道高亨的另外一个身份。

秦离将如此秘密的事情告诉李烨,看来真是当李烨是自己人了。

等秦离说完,李烨也说出了自己的推测:“高亨是北齐皇族,那他能一次性拿出这些神兵利刃,就说的通了。

这些都是北齐皇族的藏品。

那这次赏宝会的目的很可能是他们在为日后做准备,积蓄实力。

这些神兵利刃可以直接拉拢武林高手,也可以换取银两用之招兵买马。”

秦离同意道:“嗯,你我的推测一样。”

这时,刑山和昔昔带着酒食来到了船上。

夏侯孟都见刑山抱来一大坛子酒,问道:“什么酒?”

刑山回道:“夏侯前辈是三公子的贵客。当然是上好的荥阳土窟春。”

夏侯孟都急不可耐地打开,尝了一碗,发出感叹道:“果然是土窟春,好酒!有几年没喝这酒了。”

李烨见夏侯孟都中意此酒,说道:“既然前辈喜欢,明天我让人送十坛过来,给你路上喝。”

夏侯孟都一听,眼睛都亮了,说道:“真的?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来,咱们几个晚上先把这坛喝了。”

李烨当然乐意,说道:“李烨自然奉陪。”

于是,几人围坐,兴高采烈。

喝至酣处,夏侯孟都还和刑山切磋了下武功。

说是切磋,其实是夏侯孟都指点刑山,让刑山受益匪浅。

李烨一改白日里在滑台寨的克制,与两位直罗城的前辈开怀畅饮。

时间一晃而过,已是十一月中旬,虽然还没有下雪,但是天气已然寒冷。

特别是码头这种地方,无遮无拦,江风凛冽。

李烨身披大氅正在送别卢象。

码头上只剩李烨和卢象两人,其他人都已上了船,就连卢毓也被李烨赶上船去了。

“李烨,我走了之后,尽快离开冀州吧。这个新来的张庆是太子一派的人,而且其人有勇有谋,不可小觑。”

“知道了,兄长。我会小心谨慎的。”

“此次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你多保重!”卢象有些伤感道。

“兄长也保重。”李烨本想再提醒卢象,但是终究没有说出口。

卢象似乎明白李烨的心思,拍了拍李烨的肩膀,转身上了船。

李烨站立在码头,任由那凛冽的江风吹着,目送着卢象的船渐行渐远。

卢象的船向南方而去的同时,一艘客船却自北向着贵乡城而来。

船头立着一个身长八尺有余,面如冠玉,相貌俊美的青年。

他叫罗灿,现在只是幽州关山马场的护卫。

罗灿身后传来脚步声。

一个身材高挑匀称,五官分明,十分娇俏靓丽的姑娘手里拿着一件大氅,走向罗灿。

她将大氅披在了罗灿的身上,说道:“小心着凉!”

罗灿转过身来,看着全身裹在裘皮大衣里的女子说道:“我不冷,难得来冀州,多看看这冀州的风景。”

此女子便是幽州关山马场场主奚平度的掌上明珠奚秀宁。

幽州关山马场是北周境内四大马场之一,并不属于朝廷,而是属于安乐郡奚家。

关山马场场主奚平度不但武功高强,而且长袖善舞,更是与南室韦各部落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