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羁押日子

星河山月 我不是庄主 2654 字 3个月前

思索良久,雍王终于下定决心,开口道:“放太子去督建洛阳。

六部都会派人手协助营建新都,正好季儒你现在是户部侍郎,跟着去,伺机而动。

明年在洛阳废了他杨兴的太子之位。

太子之位被废,人又远离长安,远离陛下,我看他怎么翻身。

这样本王也省得将来在史书上落个弑兄之名。”

“殿下英明,臣这就去办。”

十月,柱国大将军李信整顿幽州防务后,带着并州军开拔回太原。

十一月,皇帝下诏,命太子杨兴于建武十三年元月十八赴洛阳督建新都,各部抽调人手一同前往。

于是,十一月整个长安城的官员忙碌了起来,因为迁都。

十二月末,柱国大将军李信带兵回到太原,持节返回。

随后皇帝的裁决下来了,李烨明年元月十八流放朔州灵武郡。这个裁决很有意思。

裁决的时间就很有意思。李烨之所以羁押半年多,皇帝迟迟未下裁决,就是因为李信持节在外。

李信早早地回师,持节返回,也是趁雍王势力巩固前,让皇帝下裁决。那样就有回旋的余地和解救的可能。

流放的地方也是很有意思。

从长安流放有三个方向,分别是西面,北面,东面。

西边往凉州,必经过蔡东虎的所在的秦州。东边往幽州,李信可是刚从幽州回防。

所以只有北边朔州最合适,让李信和蔡东虎都不会有太多怨言。

时间,路线更有意思,元月十八与太子同一天,同出长安,一路向东到华阴。

然后,李烨转向北往冯翊郡,太子继续往东入潼关。

那就是说,出了华阴才有危险。而且时间这么短,双方只能调动附近几个州的人手,最远不过并州和秦州。

做皇帝果然都不是一般人。这个裁决充分地顾全了双方,平衡了双方。

至于李烨流放路上是死是活,就看两家各自的本事了。最终的结果皇帝才不管呢。

今天是除夕。今年的除夕李烨真的是一个人过了。

以往至少还有大姐李甄他们陪着他。去年也还有师公一起过。

今年他可就真的孤苦伶仃了,还是在宗正府。不过以李烨的性格,怎么过都无所谓。

因为是除夕,皇帝特许亲人探视。所以傍晚的时候,独孤青石带着侍女昔昔来了。

独孤青石知道他们要商量接下来的安排,于是借口巡视东宫,留给他们单独谈话的机会。

侍女昔昔进来院里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府里准备的酒菜拿了出来,摆上桌子。

然后将李烨换洗的衣物,还有书籍都一一整理归置。

李烨看着昔昔若无其事的样子,忍不住开口道:“昔昔姐,你不应该掉几滴眼泪的么?难道我不可怜?”

“有什么可哭的,三公子你肯定自有打算。再说了这不是还有公子么,天塌了他顶着。”

“先生?天塌了他顶?你对他这么有信心?”

“嗯,他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当然等你再长大了,肯定比他更聪明。”

李烨撇撇嘴,随后问道:“先生有什么安排?”

“没有,只是让我问问你怎么打算?”

“其他倒没什么,就是我家里肯定会大动干戈。我估计过两天就会出动家里大批好手。你让陆先生给我父亲带句话。乳虎啸林,鹰隼试翼,百炼方能成钢!”

乳虎啸林,鹰隼试翼,百炼方能成钢。

侍女昔昔看着说出这句话时透着无穷战意和无比自信的李烨,知道他要做什么了。

这句话不仅仅是给他父亲,给他师公,给陆先生的,更是他给自己的。

昔昔相信李烨,回答道:“昔昔知道了,三公子还有什么吩咐?”

李烨想了想,说道:“元月十八那天,把我的星月剑带到城外灞桥给我,然后就回先生身边吧,不用跟着我。”

昔昔心中所想被李烨识破,不由有些急了,说道:“三公子,我要跟着,哪也不去!”

“昔昔姐,你我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是我当你是姐姐。既然是姐姐,你更应该放手。况且我打不过,我会逃啊,你也知道我的轻功身法很好。”

昔昔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答应了,问道:“那押解的差人会允许你带剑么?还有,他们需要打点么?”

“押解我的人肯定知道我身份,而且也知道押解我意味着什么。你这样,到时候带些银两给我。”

“好,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做的?”

“暂时没有了。李府的人李家自会安排。长安城也没有我牵挂的人。”也没有我要找的人,李烨心里补了一句。

过了一会儿,独孤青石也回来了。于是,三个便在这宗正府里吃起了年夜饭。

而老元头也在独孤青石和昔昔离开之后来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