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皇帝忌惮将军后,儒教儒生不篡位

面对北静王他又不敢说谎,圣院裁决司都被收拾了,自己怎么跟北静王抗衡?作死吗?如今也只能做个叛徒,实话实说了。

“王爷,是,是真的,确实如此。但是,小人不是有意欺瞒,天下各府州县,藏匿丁口情况大致差不多少,都是一半左右。

可是士绅巧取豪夺也是有个限度的,像这种十来年间,巧取豪夺、兼并土地五百顷,更是把所有农户都抓到盐场做了盐奴,这实在是骇人听闻!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孔孟信徒怎会不懂?

哪怕士绅再过分,毕竟还是信奉孔孟之道的士绅,怎么会做出如此逆天之行?”

“孔孟之道?哼,你们这些儒教儒生最是狠毒无比,别以为我不知道,本王从小熟读你们儒教经典,早就明白,所谓的孔孟之道就是鱼肉百姓之道,你以为我不懂吗?”

北静王越想越气,直接站了起来,从身后侍卫腰间拔出利刃。

一道寒光闪过,北静王此时心情炸裂,忽然觉得林姑娘每次出剑都要念诵一番,确实表达了心情,于是学习起来。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这下庞仁都快吓尿了,说道:“王爷,王爷,您冷静,下官家里不过是个小地主,良田不过几十顷,您剑下留人呐!”

北静王冷冷一笑,说道:“你的意思是,你不是罪魁对吗?你的老师呢?同窗呢?上司呢?同僚呢?”

庞仁吓得面如土色,起身行礼,认真说道:“王爷恐怕没有深入理解孔孟之道,孔孟之道的精髓是,人必然是要分成食利者与劳作者,这是天理!

既然如此,食利者应当如何做、劳作者应当如何做,这天下才是稳定的、幸福的?这才是孔孟之道的精髓!

王爷的老师难道没有讲过吗?”

北静王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摇头表示不知。

庞仁见此,认真继续说道:“食利者应当好礼,劳作者应当安贫乐道,如此才好相安无事!

士绅豪族,绝大多数都是祖祖辈辈慢慢经营才有了这个规模。或是做官封赏田地、或是灾年购买穷户土地接济村民,土地慢慢积攒起来。

对于佃户,真正的士绅都是祖祖辈辈慢慢的教化佃户、贫农,使之他们安贫乐道,好生过日子。

王爷,您可以去查访,这士绅大族的土地上,佃户们都是过得非常安详、心灵满足的生活,甚至还有人给穷苦人家的子弟开设基本的学堂,认识一些字,读一些圣人之书。

再不济,也是要修习三字经、二十四孝这些。

大部分的士绅豪族断然不会做出这种完全没有人性的事情!

像汪家这种的,决然是少数,请王爷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