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春秋笔法埋藏深,自此方解真红楼

嘶!这段描写太诡异了,秦家没有人当家?三四千两银子?智能儿?

曹公这春秋笔法太过狠毒了吧,这不就是权、钱、色吗?仔细想过就足够直白了,秦钟为了权、钱、色做了什么?他做了什么,他能做什么贾宝玉做不到的事情,才能让智能儿不去诱惑宝玉而是诱惑他呢?

就如同净虚老尼招供所说,当然是为了秦可卿!这秦钟当然是出卖了秦可卿,才会换来了权、钱、色。秦业明显知道秦可卿身份,而秦钟从小跟着姐姐,她一定知道姐姐的很多特征、秘密。

如果智能儿有着如何辨别太子女儿的方法,那么她接近秦钟是最合适的方法,只要控制了秦钟,也就可以轻易给秦可卿下毒、扎小人、放诅咒。

那么,秦钟死前遇到的阴差是什么怪东西?

秦钟要最后见一面朋友,阴差不许,义正词严说阴差不徇私,而后听说是宝玉,立刻就很恭敬的让秦钟去见了,这是什么情况?

待到贾钰思索到这里,一段尘封的记忆浮现了出来。听说秦钟被锦衣府带走了,宝玉想要去看望,却是见不到,宝玉求了北静王才见了一面。

这时候秦钟已经被严刑拷打得不成了人样,宝玉本就糊涂,怎么也不明白秦钟犯了什么罪。

“有什么话,留下两句。”宝玉纵有千言万语,此时却只是说出这两句。

“追寻风月,终究美人不过幻影,情迷色心,莫如读书明理。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如今我大错已铸成,根本无法悔改,只有下去地府跟父亲和姐姐赎罪去了,你我从此再无相见之日了。”

说罢便是咽气去了。

锦衣府的人告诉宝玉,这秦钟全家前后死了个干净,罪魁祸首是他自己。经不住智能儿引诱,却在智能儿巧妙安排下,被姐姐知晓,可卿一心劝阻他,怕他走了邪路,结果秦钟就反目成仇。

在智能儿的勾引、许诺之下,一心想着自己当了家、有了钱,就可以把智能儿带回家里,日日耳鬓厮磨,过上小日子。

利欲熏心之下,竟然对这智能儿言听计从,恨不得姐姐、父亲都死了干净,让他做什么做什么。竟然用魔魇之术坑死姐姐,姐姐死后一心想着再无人阻拦自己,去跟智能儿要了承诺。

秦钟终究是个精虫上脑的蠢货,背后是何人指使了智能儿,任凭锦衣卫打死他,最终也说不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秦钟,见点儿权钱色就能出卖自家姐姐、坑死自己老爹的垃圾货色。这等坑死全家、顺路弄死自己的混账东西,贾宝玉这痴呆货,居然还能为他伤心了很久,真是脑子被驴踢过的傻子。

智能儿很早就跟着净虚老贼尼在贾府里面出入转悠,盯上贾府不是一天两天了,开国武将勋贵家族不断败落,各家女儿云集贾府,贾府都快成了收容院了!

以秦可卿之死为起点,红楼故事真正开始。

一直有很多红楼读者吐槽,红楼的时间线太乱了。曹公如此大才,难道连个时间都弄不清楚吗?为何红楼里面的各人年岁如此混乱?

如今看来,只是为了混淆秦可卿死去时间与贾敏死去时间的先后顺序,如此,时间线看起来就全都乱了。

真正的时间线是秦可卿死后,贾敏儿子死去,然后贾敏死去、林如海死去,黛玉托付给荣国府。

换句话说林黛玉一进荣国府的时候只是回来探望外祖母,时间肯定不会长,真正进入贾府是二进荣国府的时候。

此时的贾府已经因为王家变成了火坑,王家是贾府败家灭门的催命符,是金陵十二钗悲剧命运的真正实施者。

皇家的恩情总是会消耗完,时间久了总是会淡忘,太上皇老了、皇帝也不能一味的念着旧事而事事容忍,这才是人之常情。

到如今,王家两毒妇的恣意妄为之下,只是发落王熙凤一人造下的罪业,就足以荣宁二府抄家充军发配甚至砍头。

这红楼故事千头万绪,但是一旦破解了秦可卿的死亡之谜,后面再多的春秋笔法和故意掩盖真相的故事模式都是可以破解得了。

想到这里,贾钰忽然明悟,不仅仅是隐藏了真相,曹公文笔更是运用了当事人的视角,以当事人的视野来讲述故事。

既然以局中人的视角来讲述,每个人所知自然有限,甚至很容易被误导,文笔之间尽是身在局中的言语,春秋笔法自然而然、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