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秦风隐退,仙帝韬光,正是我杀神出

“星君啊!大家都是成年人。”

“成年人是只看利益的!”

“想让我们赵国成为天人的拥趸,而又不想给赵国利益,你以为赵国傻吗?”

“不要把大家伙想简单了。”

武德星君被气的暴跳如雷,“愚蠢!你们简直是愚不可及!天人是来救伱们的,你们却要救你们的恩人索要气数钱财,什么道理!”

“天人能不问你们索要气数,就已经很不错了!你们反其道而行之!”

“这简直是,道反天罡!岂有此理!”

武德星君气的跳脚,他原本是受张百忍派遣来人间界薅羊毛,拉拢势力,捞一些好处的。

毕竟仙帝张百忍是明义老大,我老大派遣一个小弟去民间各路帮派势力走动一下,识相点都要交保护费。

可没想到,这些家伙如此道反天罡,反过来问自己要气数!

他妈的!反了天了!

可甭管武德星君如何暴跳如雷,赵王巍然不动,郭开还在挖苦嘲讽。

得了!

这事儿没完了!

武德星君叹了一声,甩袖而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希望赵王和郭相能够一直维系现在的嘴脸,别到时候白起大军兵临城下,再来找我天人求援!武德告辞!”

话音落下,武德星君朝外恨恨而去。

倒是郭开还不忘嘲讽道,“慢走啊!也许您去魏国,燕国转转,能薅不少羊毛,我们赵国是真的没余粮了。”

赵王看着武德星君的背影,念了一句,“郭相,我们这么做真的对吗?”

郭开笑道,“大王,张百忍现在的处境,自身难保!”

“冥府大帝张知恩直接上门逼宫,地仙界东华帝君,幽都王,西王母,白泽等大妖都有再立山头的势头。”

“更别提东海的那一票钉子户了,他们是秦风旧部,是盘古宇宙第一战斗力的单体势力,可他们根本不甩张百忍。”

“张百忍想要搞定这些家伙,还需要很长很长时间!”

“如果我们在张百忍最虚弱的时候和他交好,我妈就会成为他的加血包,会不断被他抽血!”

“这种时候,就算他是对我们好和我们交好,我们都要拒绝!”

“我们可以接受一个强大的仙帝,但不会接受一个虚弱的仙帝。”

赵王听罢,念了一句,“要想平定三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秦风当初不当人的事儿干的太多了,而这些盘都需要张百忍来接。”

郭开笑道,“对了大王,白起给臣送来一封信,转交给大王!”

赵王道,“信笺上写了什么?”

郭开道,“还是督劝大王,早日投降去北域,还许诺大王给赵国一大笔气数去北域定足……”

“哈哈!”赵王笑了起来,“白起的信笺烧了就是!他痴心妄想!战事未休,鹿死谁手还难说呢!”

“区区一笔气数就想让孤放弃祖业?怎么可能!”

郭开业道,“臣下也是这么认为,白起怕不是在做梦!”

然而,白起并没有做梦。

此时此刻,赵国朝南,长平星域北方,高平星域,秦军大营。

营帐当中,秦字帅旗,无风自动。

帅旗之后,帅座如山,不怒自威。

营帐帷幕被拉开,李信走了进来,毕恭毕敬的行礼道,“回禀大将军,信笺已经送到!”

帅旗之后,帅座声若奔雷,“如何?”

李信笑道,“那郭开虽然嘴上还在倔强,但是他的内心已经清楚,赵国病入膏肓,就凭借那两千万不到的大军,如何能抵挡我大秦的亿万雄师!”

“以李某来看,他很快会拿着大帅的信笺去找赵公子,商榷投诚之事。”

“相信不久之后,赵国邯郸贵族就会离开盘古宇宙,去北域开辟新地。”

帅旗之后,帅座声音悠然,“你低估了赵王的意志力,他不会真的离开盘古宇宙,他只会和我们扯皮,不断的讨价还价。”

李信愣了一下,“大,大将军什么意思?”

帅旗后的白起站了起身,“郭开都敢明面上拒绝你,这就说明赵王手里还是有底牌的,他不会轻易放弃邯郸,就算放弃,帝国也必须割让给他足够多的好处。”

“接下来,赵王会给我们释放有限的善意,然后试图拉长时间,缓和矛盾,通过不断的讨价还价,延缓我们的攻击。”

李信皱眉道,“大将军,属下不明白,他这么延缓下去,有何意义?帝国能被他们拖垮吗?”

“帝国,当然不会被他们拖垮。”白起道,“但,形势会越来越不利于我们。”

李信拱手,“李信愚钝,请大将军开导。”

白起道,“兵家之事,重在形势二字。”

“如今之形势,千载难逢!”

“之前形势,秦风一人独大,界海形势莫测,盘古宇宙面对大批的敌人,内忧外患之下,帝国不能大肆杀伐,不能轻言人祸之事。一旦我等大肆杀伐战争,秦风,人祖祠都不会放过我们,甚至于界海也有不少势力会入侵盘古宇宙,这对帝国来说,是大不利。”

“而现在,秦风已经被封号了,官方正式意义上退出了巅峰权利舞台,人祖祠退回轩辕坟,几乎无法对我们产生影响!”

“界海更是重新被划定等级顺序,新的界海顺序必然引发新的界海矛盾,各个至高宇宙之间必然掀起来星际战争,这个时候,我们盘古宇宙就算大开杀戒,他们也不会轻易入侵盘古宇宙!”

李信顿足,“大将军此言,李信明白,可李信不明白,如果说继续放任赵国讨价还价,对我们有何劣势?对赵国有何优势?”

白起道,“现在形势的千载难逢,就在于秦风刚刚隐退,而张百忍还没有完全掌控盘古宇宙,这个时期,盘古宇宙群龙无首,张百忍退避三舍,韬光养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