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2048 字 10个月前

永嘉元年四月初一,晴。

今天算是大场面了。

分散在各个坞堡整训的银枪军调整布防,一到四幢全部来了梁县。

已经分下去的三百多名府兵也被召集了起来,此刻正在空地上披甲。

他们各自带了一名部曲,这会正手忙脚乱地把马牵过来。

部曲的器械很简陋,一杆长枪罢了,看起来还很破旧,不知道从哪里缴获的倒了几手的装备了。

府兵们穿戴完毕之后,纷纷上马,然后接过一杆长枪,狞笑不已。

一会他们要客串骑兵,狠狠教训下银枪军的那帮靠两条腿走路的“傻子”——银枪军士兵因为招进来时多为苦力,为人又不善言辞,训练过程中笑料百出,一向被长剑军看不起。

为了提升效果,银枪军的步卒们不能使用超长长枪,不能在阵前摆拒马,不能在大阵四周挖陷马坑,不能把辎重车辆堆起来作为障碍……

当然,长剑军也不会真冲上去。

鼓声响起,三百余骑鱼贯而出,开始慢慢提速。

两千四百余名银枪军士卒排成了一个方阵。

邵勋把自己的亲兵加强给了他们,作为散队,分散在方阵的左右两侧。

散队一般分布在大阵前方和左右两侧,多为军中精挑细选的骁勇之士,诸般器械都很精通,敢亡命搏杀,主要作用是骚扰或迟滞。

大阵后方一般是辅兵辎重部队。银枪军暂时没有辅兵,于是给他们加强了部分运粮车、辎重车堆在后面,防止骑兵绕后攻击。

从临时搭起的高台往下看,三百余骑携大股烟尘,往大阵直冲而去。

四幢两千四百余步卒里,新老夹杂,这时一下就看出差距了。

老兵也没面对过骑兵的正面冲锋,但还立得住脚,紧紧攥着长枪,哪怕手心出汗,依然死死站在那里。

军官们就站在旁边,他们对骑兵同样很陌生,同样有些害怕,但总不能在部下面前丢了面子,纷纷大吼大叫,要求军士们稳住,退后者斩。

大吼大叫是一种发泄紧张情绪的方式。当见得多了,对生死已经相对漠然时,他们就不会浪费这个力气了,只会死死盯着冲来的敌骑,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新兵则一开始颇有些骚动,后来在老兵和军官的带领下,虽然紧张依旧,总算勉强立住了脚。

三百骑慢慢转向,在阵前一横,试图绕向右侧。

“呜——”角声一响,这意味着步弓和强弩射击了。

骑兵绕到侧翼,散队的亡命徒们立刻迎了上去,数人一组,长枪、钩镰枪、木棓、步弓、刀盾互相配合,主打的就是迟滞。用自己的生命为赌注,扰乱骑兵队形,与骑兵互相消耗,给大阵调整争取时间。

少数步兵结成战斗小组,主动迎着多数骑兵反冲锋,这需要极大的勇气,邵勋不认为自己的亲兵能达到这种水平。

散队战术,在此时也不流行,这要到唐代才会成为步兵标准战术。

讲武终究是讲武,不是真打。

三百骑分成多支,绕过袭扰他们的散队,速度已经大大下降,驱驰空间也不够了。

这個时候,银枪军步卒执行抽队战术,调整了防御方向,并利用步弓、强弩射程的优势进行反击。

三百骑损失了大部分速度,不得已之下往回撤,在远处收拢集结。

片刻之后,他们排成了相对密集的阵型,往右侧一角直冲而去。

这是梁县武学讲授的骑兵标准战术之一,邵勋起名为“暴攻一角”。即骑兵忍受巨大的伤亡,不惜代价猛攻步兵大阵一角,试图打开缺口。

“陈有根气急败坏了。”邵勋挥了挥手,钲声立刻响起,正在慢慢提速的骑兵放弃了进攻,绕着大阵转了一圈后,回到出发地,下马休整。

这样的讲武,以后还得多来几次。

或许士兵们知道不是真打,会让效果大打折扣,但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

至少,他们可以熟悉一点骑兵的作战方式。

至少,他们能提高面对骑兵时的心理阈值。

有些东西,你没见过,就很容易自己吓自己。

见多了,就没那么害怕了。

练一支军队,真的不容易。

积累军队的传承,更是不容易。

战场上的表现,和平时的训练息息相关,容不得半点马虎。

时不我待。